
圖為璞真扎染坊中的扎染布成品。 陳靜 攝

圖為璞真扎染坊一角。 陳靜 攝
11月3日,“聚焦大理建州60周年”——全國網絡媒體大理行的隊伍來到云南省大理州喜洲鎮段氏璞真扎染坊,拜訪這里的白族扎染非遺傳承人。扎染工藝古稱“絞纈”,主要包括畫刷圖案、絞扎、染布等步驟,由于使用植物染料反復染制,扎染產品不僅色彩鮮艷、永不褪色,還克服了現代化學染料有害人體健康的副作用。2006年,大理白族扎染技藝被文化部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走進璞真扎染坊院中,一片片染就完成的各色布料晾曬在陽光下、隨風飄動。布料多以藍底白花為主,圖案大多是與生活相關的花草蟲魚,也有不少自然流暢的線條,頗有傳統水墨畫的樸素優雅。屋檐下,坐著幾位白族老奶奶,她們或是白族扎染非遺傳承人、或是從事扎染幾十年的老手藝人,雖已上了年紀,但飛針走線的扎花活計仍舊輕快靈活,還能不時扯上幾句家常。
(責任編輯 :葉瑋)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