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當地人譽為“小劉三姐”的壯族妹子趙恒送,自小耳濡目染,8歲開始即會繡繡球。 蔣雪林 攝

舊州老街的清石板路,古樸典雅。五彩繽紛的繡球使街道成了“浪漫街”,騎著自行車在舊州街穿行,就像被愛情信物包圍其中。 蔣雪林 攝
在廣西靖西市舊州古鎮有一條街,名叫繡球街。以繡球來命名一條街道,這在中國獨一無二。
繡球以前是壯族青年男女的定情物,每逢三月三等壯族傳統節日,壯族青年男女相互對歌、表達愛意,女方若有意則將繡球拋向意中人,以此訂下終身。電影《劉三姐》里就有劉三姐在大榕樹下把繡球拋給阿牛哥的片段。現如今,在當地政府的扶持下,繡球已成為靖西的產業新秀。目前,舊州街從事繡球生產1000多人,年生產繡球約23萬個,年產值約280萬元人民幣,成為舊州農民增收的主要產業。
(責任編輯 :葉瑋)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