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家界市委書記楊光榮致辭
10月17日,位于張家界市永定區的中共湘鄂川黔省委、省軍區和省革命委員會舊址花團錦簇、紅旗招展,氣氛莊重而熱烈。在任弼時、賀龍、關向應、蕭克、王震曾經住過的小屋旁,在蕭克將軍題字、鐫刻著殷紅如血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湘鄂川黔省革命委員會”的牌匾下,張家界市委、市政府舉行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
張家界市委書記楊光榮在致辭中表示,長征不僅創造了壯麗的戰爭史詩,而且鑄就了偉大的長征精神。富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張家界人民在長征精神的激勵和鼓舞下,實現了從老少邊窮山區到國內重點旅游城市的轉變。黨的十八大以來,張家界步入“提質升級”的發展新階段,是建市以來旅游發展最快、城市面貌變化最大、人民群眾得實惠最多、政治生態最好的時期之一。目前,張家界弘揚偉大的長征精神,走好新的長征路,努力實現“旅游勝地夢全面小康夢”。
桑植民歌《十送紅軍》、《馬桑樹兒搭燈臺》在張家界市永定區的湘鄂川黔蘇維埃舊址里唱響。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上,張家界各族群眾用自己的方式傳承著紅軍的長征精神。
桑植縣委宣傳部原副部長余曉華動情地介紹說:“誕生、成長了紅二方面軍的這塊紅色土地上的人們,永遠不會忘記81年前的那一幕——軍號聲劃破了桑植劉家坪干田壩傍晚的寧靜,紅軍集結出發了。鄉親們自覺排成長隊,隨著隊伍十里相送。姑娘、媳婦望著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隊伍,動情地唱起了桑植民歌《十送紅軍》!
《馬桑樹兒搭燈臺》這首經典桑植民歌,是由紅軍師長賀錦齋改編,講述著她與夫人戴桂香凄美的愛情故事。1928年,南昌起義失敗后隨賀龍回到家鄉的賀錦齋,與她年輕貌美的妻子,在昏暗的油燈下,改寫了《馬桑樹兒搭燈臺》的部分歌詞,并教會了妻子戴桂香。在與妻子相聚不到半年,隊伍就開拔了,在一次戰斗中,賀錦齋為了掩護賀龍撤退,不幸中彈犧牲。從1928年賀錦齋犧牲后的71年里,妻子戴桂香一直守望著丈夫賀錦齋,一直到她生命的最后一刻,握著馬桑樹葉離開這個世界。
據張家界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郭天保介紹,《十送紅軍》、《馬桑樹兒搭燈臺》、《門口掛盞燈》等紅色歌曲,不僅傳承著紅軍偉大的長征精神,現在還成為當地旅游文化的經典曲目,為國內外游客傳唱。張家界是誕生、養育、成長紅二方面軍的紅色土地,紅軍播下的革命火種,多年來在張家界綻放出絢麗多姿的精神和物質文明之花。富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張家界人民在紅軍長征精神的激勵和鼓舞下,實現了從老少邊窮山區到國內重點旅游城市的轉變。正在實施‘提質張家界、打造升級版’戰略,把張家界建設成為國內外知道的旅游勝地,實現全面小康目標。
據了解,“十二五”期間,張家界市旅游接待人次、旅游總收入分別由2010年的2405萬人次、125.3億元增加到2015年的5075萬人次、340.7億元,年均分別增長21.1%、22.1%。2015年,全市旅游接待人次和總收入分別增長30.6%、37%,為近10年來最高增幅,旅游接待人次在全國同類景區和旅游目的地城市(除直轄市、副省級城市和省會城市外)中位居第一。今年1-9月,張家界共接待游客4807.09萬人次,同比增長21.76%,實現旅游收入377.39億元,同比增長26.55%。當年紅軍戰斗和長征經過的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天子山、洪家關等地,如今已成為國內外知名的旅游勝地!端屠僧敿t軍》、《馬桑樹兒搭燈臺》等紅色歌曲,成為當地旅游文化的經典曲目,為國內外游客傳唱。湖南省軍區連續28年在老區桑植縣接力扶貧,成為軍民魚水情的典范。今年3月開園迎客的賀龍元帥家鄉洪家關旅游區,建設成為集生態發展、觀光體驗、農業科普、餐飲旅游于一體的旅游區,總面積達20平方公里,賀龍紀念館、賀龍故居、烈士陵園為主的紅色文化景觀,白族建筑風格、富有農家特色的小樓,果蔬采摘體驗園、大棚生態餐廳等成為吸引游客的新熱點。今年前三季度,以紅色旅游為主體的桑植縣,接待中外游客328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5.8億元,分別較上年同期增長29.6%和20.5%。紀念大會主辦地張家界市永定區委書記祝云武說:“永定將大力弘揚紅色文化,建設文化旅游產業強區!

張家界市永定區群眾代表合唱經典紅軍長征歌曲
(責任編輯 :葉瑋)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