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慧伍文歆
在近日召開的張家界旅游發展大會上,張家界市委書記楊光榮介紹,2015年,張家界旅游接待人次、旅游總收入分別為5075萬人次、340.7億元,分別增長30.6%、37%,為近10年來最高增幅,以旅游業為重點的服務業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達到78.3%。
近年來,張家界旅游發生了什么?“十三五”時期,張家界旅游又將有什么樣的發展思路?筆者就此采訪了張家界市副市長歐陽斌。旅游碩果累累
歐陽斌說,“十二五”期間是張家界市旅游業快速發展的重要機遇期。五年中,張家界入選全國“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名單,在全國首創“一誠通”管理系統;旅游統計改革成果得到了國家旅游局、省旅游局的高度認可;旅游事件營銷工作被業界稱為“張家界模式”……
景區方面,石英砂巖峰林地貌被命名為“張家界地貌”,黃龍洞成為張家界首家中國馳名商標。項目方面,2015年,張家界對接戶外項目10多個,引進冰雪世界、檳榔谷、四十八寨等3個項目合計近26億元投資(含意向性投資)。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投資1000多萬元建設旅游廁所;張花高速公路順利通車,荷花機場成為國際航空口岸、新航站樓投入使用,黔張常高鐵和張桑高速公路開工,張吉懷高鐵和安慈、桑龍、宜張、張新等4條高速公路建設啟動,旅游大交通進一步改善。2015年,航點到達城市增至35個,新開和恢復14條航線,增加圖定列車2對,冬季航班增加11個。市場秩序整治方面,深入開展“平安滿意在張家界”專項活動,強迫消費、追客趕客、假冒偽劣及“黑導”“黑社”等違法行為得到有效控制,旅游市場得以凈化優化。
“十三五”期間,張家界力爭再創1至2個5A景區;建成10個以上休閑度假區、5個以上自駕車房車營地、1至2條國際自行車賽道和馬拉松賽道;形成2至3條具有鮮明特色的“餐飲一條街”;引進和培育20個以上國內外知名餐飲品牌,引進3個以上國際知名酒店品牌。
得益政策支持
歐陽斌說,張家界旅游發展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視和社會各方面的大力支持。
2011年,湖南省政府下發了《關于支持張家界市開展國家旅游綜合改革試點工作的若干意見》,明確了27項支持政策。這得到了省發改、財政、旅游、林業、交通、國土、文化等部門的支持,在立項、資金、環保、廁所、營銷、交通、建設用地、旅游產品建設等方面給予了大量的支持和投入。
從2013年起,張家界出臺“1656行動計劃”,提出了“提質張家界、打造升級版”戰略。著力構建旅游發展新格局,對武陵源核心景區這個“月亮”重點抓提質,城區改造提質、溪布街特色街區、生態移民搬遷工程、生態停車場、游客服務中心和景區基礎設施等建設加快推進。對東線、西線、南線旅游“三星”,注重提質升級與開發建設并重。
目前,南線旅游日臻成熟。2015年,西線旅游資源完成了從民營企業的收購重組工作。2016年安排10億元以上,正加快建設以茅巖河為主軸,鴨坪、溫塘小鎮、苦竹寨、九天洞、元帥故里5個景區和多個景點“一軸五區多點”的景區和交通項目。全面啟動了相關道路的新建和提質工作,隨著相關通道的建成,將極大地推動“三星拱月、月照三星”的全域旅游發展新格局形成。
在挑戰中發展
歐陽斌說,在全面總結“十二五”期間張家界市旅游業發展成績的同時,也要充分看到當前旅游發展所面臨的挑戰和問題,主要體現為部分基礎設施滯后、產品供給不足、消費水平不高、管理水平有待提升等。
展望“十三五”,張家界旅游發展有何新的思路和動向?歐陽斌介紹,全市將圍繞擴大旅游消費、提升旅游國際化水平這一戰略決策,突出做好“五篇文章”:做好旅游業六要素的“大鏈條”文章,旅游業與工業、農業、文化、信息等產業發展的“大融合”文章,集散便利的“大交通”文章,中心城區、縣城、風情鎮共同發展的“大城鎮”文章,“三星拱月、全域旅游”的“大格局”文章。
歐陽斌說,張家界將不斷拓寬旅游消費空間、激發旅游消費需求、擴大旅游消費總量,加快推進旅游航空、營銷、消費、管理服務、資本國際化,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基本建成國內外知名旅游勝地提供有力支撐。力爭到2020年,全市景點接待旅游人次、旅游過夜人數、旅游總收入年均分別增長10%、12%、15%以上,分別突破8000萬人次(境外游客達到600萬人次)、3500萬人天、700億元,在旅游產品和市場開發、旅游交通和接待等設施建設、旅游管理和服務等方面達到國際水平,基本建成國內外知名旅游勝地。
(責任編輯 :葉瑋)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