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今年暑期蘭州組團旅游市場為何風光不再
7月25日21時40分,拖著疲憊的身體,甘肅天地行國際旅行社總經理田望軍走出辦公室準備去吃晚飯。“就是這么忙,也沒什么收益,往年這個時候至少已經接待2.5萬~2.6萬人了,可今年至今還不到1萬人。”他感慨地說,“往年這個時候,提前一周都訂不上西寧、甘南、沙坡頭等地的房間,今年不夸張地說,就是現在都可以訂上明天的房間。”
進入暑期,田望軍的工作狀態正是蘭州很多旅行社工作人員的真實寫照。接團量銳減,讓他們都成了“熱鍋上的螞蟻”。
“中國西北游,出發在蘭州。”多年來,甘肅省會蘭州作為西北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一直是國內外游客暢游西北的重要集散地。每年暑期,蘭州各大旅行社生意火爆,面向甘肅全省,以及鄰近的青海、寧夏等省區的旅游團爆滿。較之往年,今年暑期蘭州各大旅行社生意卻經歷著“冰火兩重天”。接團數明顯減少,團體游價格一降再降,眾多旅行企業都驚呼“形勢十分不妙”。
蘭州天河旅行社總經理俞浠濤告訴記者,今年組團有時候一天連100人都“收不上”,其中有一天幾家社一共只收了15個人。“往年這個時候,我們用大車(45座)接送客人,今年就只需要用小車(19座)了”。
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今年蘭州旅游市場難見往日的火爆呢?
在業界摸爬滾打多年,甘肅國泰國際旅行社董事長趙杰對西北旅游市場十分熟悉。他認為,除因南方抗洪造成部分客戶放棄出行計劃外,更多則是由于客源分流造成的。“從行業總量來講,西北旅游市場不存在下滑的勢頭,只是在城市分布和目的地格局上發生了變化”。
趙杰分析道,近年來,南方主要客源市場周邊的高鐵日臻完善,地面快速交通便利,從客觀上導致了客源市場所在地航空運力的不足,進而導致一些航空企業紛紛將目光投向了西部地區。近年來,不少航空企業紛紛向西部中等城市加開航班,西寧、張掖、甘南、敦煌等西部主要景區通向東部城市的航空運力明顯增加。
“一些航空企業甚至還與當地旅游企業合作,推出直達西部旅游目的地城市的航班,并在每周航班上為當地旅游企業預留了一定數量的優惠座位。”趙杰認為,出行交通條件發生變化,是令蘭州旅游業界頓感“失落”的重要因素。
趙杰同時認為,蘭州部分旅行社產品導向存在問題也是導致今年市場疲軟的原因之一。“就去年來說,相關產品中,80%的產品都涉及蘭州,一旦政策和市場發生變化,蘭州旅游市場受到影響就在所難免。”
趙杰還指出,自駕游的興起對于傳統旅游企業的沖擊也是顯而易見的,這在旅行社今年的客房預定量上就可得到印證。
很多蘭州旅游界業內人士逐漸意識到,總體來說,今年蘭州旅游市場變化的主要原因是傳統旅游企業普遍存在“跟風”、對新形勢下的信息重視不夠、缺乏信息共享通道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在此情況下,傳統旅游企業出現喪失市場,發展動力不足是遲早的事。
旅行社接團量銳減,并不代表前往蘭州旅游的游客在減少,恰恰相反,蘭州旅游市場游客接待總量在明顯增長,旅游總收入漲幅可觀。蘭州市文化和旅游局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蘭州全市累計接待國內外游客2574.61萬人次,同比增長27.48%;實現旅游總收入212.65億元,同比增長31.50%。
趙杰認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今年蘭州旅游企業所遭遇的客源不足問題對于蘭州整體旅游市場來說是一個好事,“因為這不僅有利于行業‘洗牌’,更有助于行業的轉型升級”。
在趙杰看來,旅游企業若不盡快從單純追求經濟效益向提供優質產品、優良服務等轉變,今天的窘境或許只是未來的一個“端倪”。面對現實,行天下旅游聯盟將與北上廣等一線城市網絡企業進行對接,尋求“旅行社+互聯網”的合作模式,以打造西部在線旅游的P2P模式。“因為就在旅游網絡市場大行其道的當下,倘若仍不積極尋求合作,遲早會被市場所淘汰。”他說。
西北師范大學旅游學院院長把多勛教授認為,在“互聯網+”時代,旅游信息傳播更開放便捷,游客完全可以不經旅行社,通過互聯網平臺享受快捷經濟的旅游服務,這對傳統旅行社的工作機制有明顯的解構效應,旅行社組團業務下降在所難免。
把多勛認為,蘭州本地旅游資源并不富集,對游客的吸引力有限,以往依托區位優勢可以發揮集散地效應,但如今隨著支線機場的擴展,在西部高鐵路網還未成型的情況下,蘭州的西北旅游樞紐地位明顯受到削弱,在此情況下,蘭州旅行社組團遇冷也是可以預見的。
把多勛表示,在新的發展條件下,要把“互聯網+”深入融入工作機制中,“作為本土旅行社,要打造更稱心、更經濟的旅游服務;同時,大力發展基于散客旅游、個性化旅游的旅行社新的服務方式和內容”。
也有觀察人士認為,作為蘭州的傳統旅行社來說,當下最為要緊的當數蘭州至西安高鐵開通之后,如何抓住東部客源市場,為廣大游客提供性價比更高、品質更優、檔次更高的旅游產品;同時,要盡早籌劃如何與有關航空、鐵路企業展開合作,為廣大游客的出行提供便利。
“因為,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更多的人出行都會選擇更便利地看到自己最想看到的景致。“這位人士指出。(馬富春 張萬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