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尼斯城區通往海灘,有一條大道。1820年,英國人劉易斯·衛自費請人修建了這條大道,所以該大道得名“英國人漫步大道”。
31歲的突尼斯裔法國男子穆罕默德·布萊勒14日晚在尼斯駕駛一輛卡車沖上“英國人漫步大道”,沖進欣賞國慶煙花的人群中,造成84人死亡,約300人受傷。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已宣稱對此次襲擊負責。
法國當局對尼斯恐襲案的調查目前正在繼續進行。據英國《每日郵報》的報道稱,最新披露的情況顯示,作案者在事發當夜曾發出一條內容令人不安的手機短信:“帶上更多武器”。
恐襲事件發生時,今年26歲的南充姑娘何婧靈恰好身在尼斯。突發的恐襲讓她的歐洲之行變成了“慌神之旅”。哪知道,恐襲事件僅僅是這趟旅行厄運的開始,就在經歷恐襲事件的第二天,剛到意大利米蘭的她們,又碰上“土耳其政變”民眾示威。
說走就走
川籍“五美”開啟1月歐洲游
7月17日晚,記者聯系到已前往意大利威尼斯繼續游玩的南充姑娘何婧靈。
“我現在的愿望就是:世界和平。”她告訴記者,自己是一名音樂老師,也是一名旅行愛好者。旅行和攝影成了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年寒、暑假她都會抽時間背上相機,到世界各地旅游。
今年7月6日,何婧靈與自己4位好友相約(1名南充人、2名成都人、1名達州人),來一場為期一月的歐洲之旅。7月12日,何婧靈和同伴們來到此次行程的第六站——法國尼斯。
“在尼斯待了3天,很喜歡這個海濱小鎮。”何婧靈回憶,一行5人對這座小鎮所有的美好印象,都在14日那天徹底破滅。
“那天下午,我和同伴們去周邊的埃茲小鎮玩了一圈,然后返回尼斯老城區吃晚餐。”何婧靈告訴記者,同伴想去海邊游泳,當她們來到英國人漫步大道前,才發現這里已經封路。“后來才得知,當天是法國的國慶日,晚上在大道上會有音樂會和焰火秀。”何婧靈說她們5人覺得很幸運,因為這次來尼斯入住民宿的老板,就是法國總統戴高樂的嫡孫,而那天又趕上了這么熱鬧的國慶日,她們都覺得來得太是時候了。
逃過一劫/回房添衣,與“死神”擦肩而過
當天的焰火表演按計劃晚上10點開始,開始前半小時,已有數以萬計的游客和尼斯人聚集在沙灘邊,等待著國慶日盛大的焰火秀。
“海風吹得我冷得不行,咖啡店坐了一會,還是覺得冷,我就和另外兩個小伙伴準備回房添件衣服,再回來看表演,剩下兩人在市區等我們。”租住的民宿就在海邊,其實離市區很近,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三人在路上遇到導航短路。等回到民宿,焰火秀已經開始了,何婧靈只好用相機對著天空拍了幾張。
“煙花很美,拍完照后我正準備洗澡,突然就接到小伙伴的語音消息。”何婧靈回憶,同伴語氣很急很不安,在語音里一直不斷說‘別來了,出事了出事了,到處都是槍聲,好多人都是一邊跑一邊哭。”聽到這里,三個已回民宿的小伙伴心驚膽顫,忐忑不安。
同伴遇險
一路瘋跑,被當地好心房主收留
晚上10點40分,一輛白色卡車的突然出現,讓尼斯的英國人漫步大道變成一條死亡之路。卡車在人群中加速行駛,一路沖撞碾壓。尖叫聲、哭喊聲、撞擊聲、槍聲代替了節日慶祝、歡呼聲。
同伴之一的張思雯,是此次尼斯恐襲事件的目擊者。她回憶到,焰火秀剛完沒幾分鐘,她和另一同伴正準備回民宿,突然就聽見后面人群的尖叫聲,人們全部瘋跑過來,不明情況的她也和同伴跟著一起奔跑。
“有人比了個機槍掃射的動作,我們就趕緊跑。”張思雯說,她們跟著兩個法國姑娘躲進了路旁的一棟居民樓,兩個法國女孩邊哭邊打電話。突然聽見居民樓中有聲音。其中一個法國女孩立即敲門問是否能暫時收留她們,住戶毫不猶豫地接納了四個女孩。
隨后,張思雯趕緊給三個在家的同伴發消息,生怕她們換了衣服后又返回現場。
驚魂未定
三人蜷縮一張床,隨時準備逃命
何婧靈回憶,在聽到同伴發來的語音信息時,當時電視里仍在播放著法國國慶慶典盛況的新聞。
“電視內慶典直播突然結束,插播了恐襲事件。完全不敢想象,1小時前我還在那拍照留念。”何婧靈這才知道,現場發生槍擊。連忙穿上運動鞋、套上厚衣服,隨時準備逃命。
她和其他兩個同伴連忙將屋里的所有燈關掉,三個人蜷縮在一張床上,樓下不停地傳來救護車和警車的聲音。
“當時突然就很想家,想爸爸媽媽,想回國了。”何婧靈說道,恐襲事件發生后,在國內的父母也十分擔心,希望我們盡快回去。
幾小時后,另外兩位經歷恐襲的同伴,也在好心房主的幫助下回到民宿,“川籍五美”終于聚在一起。
到達米蘭
又遇“土耳其政變”民眾示威
恐襲后的第二天,尼斯的交通管制、街道店鋪緊閉、晨跑的人也無影蹤,整個小鎮顯得格外冷清。藍天、大海依然美麗,可大家的心情卻怎么都“美麗”不起來。
在經歷過“生死之交”的五位姑娘,一心只想離開尼斯。
“川籍五美”踏上前往意大利米蘭的旅程,可接下來的旅程,也并非一帆風順。
7月15日晚間,土耳其發生軍事政變。首都安卡拉、最大城市伊斯坦布爾均發生爆炸和激烈交火。盡管土耳其政府宣布已經“基本控制局勢”,但各地交火仍在繼續。
“我們當時剛到米蘭大教堂,就看到三十幾個人,舉著土耳其國旗,站在教堂門口,把大門團團圍住。”剛從恐襲事件中死里逃生的5人頓時驚慌不已,又發生了什么,難道這里也發生了恐怖襲擊?5人心情忐忑地在大教堂中走了一圈,連游玩的興致也變得意興闌珊。何婧靈說,幸好半小時從大教堂出來時,民眾就已經散了,還算是有驚無險。
就這樣,五人好好的“歐洲之行”變成了“慌神之旅”。
小插曲
逃離途中,救助被困同胞
就當“川籍五美”聯系到接送車輛準備離開尼斯,前往火車站的途中。何婧靈的微信上收到了一條好友轉發的求助信息:“有沒有華人同胞在尼斯?我們被困在酒店,司機不敢進城,請帶我們一起離開尼斯。”
被困人名叫張曦露,是安徽蕪湖人。本來約好的接送去火車站的司機,因為恐襲事件,突然要價1800歐元。被困酒店的她和同伴,只得微博求助。
異國他鄉,在這互不相識的互聯網國度中,只因我們都是中國人,能幫助一個是一個。何婧靈回憶,在確定消息屬實后,她連忙與被困者取得聯系,并讓接送自己的司機聯系接送。就在“川籍五美”離開尼斯的第二天,接送司機也準時到達張曦露所住酒店,將其送達火車站。
繼續游
“川籍五美”預計下月3日返程
接連兩天,和國際大事件來了個“親密接觸”,也讓五人的身心疲憊,但并沒有阻止她們繼續前行的腳步。
在何婧靈和同伴看來,旅途中發生的每一件事,無論是好是壞,都是旅途中的一個經歷。哪怕遇到恐襲,那也是旅途中的一部分,這才是旅行的意義。讓自己成長,以后遇事更加冷靜成熟。
而現在她們已經來到旅程的第8站“水城”——威尼斯,預計在8月3日旅途結束,回到國內。華西城市讀本記者陳俊君實習生劉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