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阿爾山國家森林公園。 王少晶 攝
中新網阿爾山6月24日電 題:阿爾山生態圈:打造中國版“綠野仙蹤”
作者張瑋高雪梅
位于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的阿爾山市,六月末才步入夏季,滿眼綠色!坝山幍牡G色到遠處的翡翠綠,逐漸被云霧繚繞,仿佛來到桃樂茜(電影《綠野仙蹤》女主人公)誤入的奇幻國度!眮碜蕴旖虻挠慰土闻咳缡钦f道。
記者了解到,土地總面積740870公頃、森林覆蓋率78.6%、綠色植被率達95%以上的阿爾山生態圈正在打造“綠野仙蹤”的神秘世界。
“湖與河流在森林里縱橫交錯,穿行在原始林海中,還會遇到一些‘小精靈’(松鼠)在腳下穿梭。”當地姑娘吳瓊大學畢業后選擇回到這座小城,從事建設工作。
“和20年前相比,這里的生態圈一直沒變,如何在保護和建設生態中發展,是我們正在努力做的事!眳黔側缡钦f道。
1996年,阿爾山經中國國務院批準設立縣級市,總人口4.8萬人,其中80%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林業工人。
阿爾山政府表示,阿爾山建市后,政府開始大刀闊斧地搞建設,吸引外資,發展旅游經濟。為了在保護生態中發展旅游,經中國國家林業局正式批復,分別于2000年和2006年成立了三個面積不同的國家森林公園和濕地保護區。其中,阿爾山國家森林公園總面積超十萬公頃,原始森林占99%以上。
內蒙古大興安阿爾山旅游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霍巖說:“截至目前,公園內有被保護的食用、藥用等野生植物57科、190屬、269種,駝鹿、馬鹿、狍子等5目、12科、30余種動物和松雞、榛雞、啄木鳥等60余種飛禽!
與此同時,在中國實施“天!惫こ痰谋尘跋拢柹降牧謽I工人沒有離開賴以生存的林子,逐步轉型搞旅游。
阿爾山政府提供數據顯示,2012年當地全面禁伐,截至目前,當地人口發展到6.8萬人,從事旅游業的逾5.4萬人。
記者見到王鳳蓮的時候正值晌午,她在小飯店忙得不可開交,“夏季這兩個月最忙,每天中午都要接待200多人,人手不夠的時候,70多歲的老母親也來幫忙!
她告訴記者,店里的十幾位員工以前都是林業工人!拔覀兪亲類圻@片林子的人,也最知道怎么保護它們。店里的飯菜都是上山采的‘野貨’,我們吃什么長大,游客就吃什么。轉型搞旅游,既保護了生態圈,又發展了經濟。”王鳳蓮樂呵呵地說。
數據統計,2015年阿爾山全年接待游客252.19萬人次,同比增長27.8%;旅游收入32.9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6.9%。
霍巖說:“雖然游客量在逐年增長,但我們始終把保護原生態放在首位,將人數嚴格控制在生態承載能力范圍內。”
如今,白天逾仙境、晚上滿天星的阿爾山,依然可見“采蘑菇的小姑娘”、“上山采藥的老婆婆”,也會有幸碰到某只“傻狍子”在樹叢中呆萌地注視著你。
阿爾山市副市長陶景文表示,目前,阿爾山擁有亞洲最大功能性礦泉群、亞洲最大火山熔巖遺跡,世界上唯一一處由優質火山礦泉群匯集而成的濕地,在保護這些“上天賜予人類的禮物”時,努力打造童話般的旅游圣地,游人到此便可欣賞自然天功的神奇,感受大自然幽靜古野的原始情調。(完)
(責任編輯 :葉瑋)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