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發河段河水洶涌。
北京青年報5月31日消息,5月28日,廣東省江門臺山市端芬鎮鳳凰峽旅游區遇山洪襲擊,正在漂流的游客8人不幸死亡,6人獲救。事故前,氣象部門連續發布兩次暴雨至大暴雨預警,但未能阻擋“奪命漂流”照常營業。5月29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臺山市旅游局和體育局“互踢皮球”,都不認為自己應對事故承擔相應的責任。
近年來,廣西、浙江、重慶、湖南等地發生多起致人死亡的漂流安全事故。這些事故的共同特點是,旅游景區忽視暴雨天氣等安全因素,部分漂流點甚至處于“野生”狀態,事發之后才發現無人監管。如2013年7月14日,廣西來賓市金秀瑤族自治縣天堂山河谷漂流突遇山洪暴發,94名正在漂流的游客被卷進洪峰激流,最終8人死亡,9人受傷。事后調查發現,該景區漂流項目未經審批,安全員未經任何培訓,景區也沒有收到天氣預警,景區違法經營、缺乏安全防范制度以及職能部門監管缺失等,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天堂山漂流事故暴露的問題,在多起漂流事故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一艘漂流艇被打撈上岸。
相較三年前廣西來賓天堂山發生的漂流事故,這次廣東臺山市鳳凰峽旅游區發生的“奪命漂流”悲劇,在事故原因上似乎有所“進步”——該旅游區的漂流項目并非處于“野生”狀態,而是獲得了當地旅游局頒發的執照,屬于合法經營;事發前,當地旅游部門接到了氣象局的天氣預警信息,并將天氣情況和安全排查要求通知了旅游區運營企業。然而,所有這些因素都未能避免悲劇的發生。
旅游區不是無人監管的“黑景區”,漂流項目不是沒有合法身份的“野漂流”,景區安全防范制度、漂流項目安全員培訓等也并不缺乏,運營企業也收到了旅游局轉發的天氣預警信息,所有這些因素要發揮保障安全、規避風險的作用,還必須有一個重要的前提,就是職能部門監管有力并切實到位,如果缺少了這個前提,前面的所有保障因素都可能失效失靈。令人痛心的是,最致命的問題恰恰就出現在職能部門監管這個環節上——臺山市旅游局認為鳳凰峽旅游區不是A級風景區,而且漂流項目由體育部門發牌照,因此漂流項目安全應由體育局管理;臺山市體育局承認向涉事企業發放了經營漂流項目的執照,但漂流項目安全監管是旅游部門的責任。
“有利益時爭著上前行使權力,出了問題拼命后退推卸責任”,不少地方和職能部門長期存在的這種通病,如今在廣東臺山市旅游局、體育局等部門再次上演,應該說一點都不奇怪。不過,人們見過推卸責任的,卻沒見過這么明目張膽推卸責任的;也見過狡辯的,卻沒見過這么信口開河地狡辯的。臺山市旅游局局長說,“由于鳳凰峽景區不是國家A級景區,旅游局沒有管理權限”,不是國家A級景區的景區,旅游局就可以一推六二五撒手不管了嗎?如果可以撒手不管,那么非A級風景區該由誰來管呢?難道他們就只能永遠“野生”嗎?
至于臺山市體育局抬出的那個理由,同樣也是不值一駁。漂流項目含有體育運動的內容,景區經營漂流項目需要經過體育部門的審批,這個審批本身就意味著,體育部門需要對漂流項目的安全運行條件、人員資質、保障措施等嚴格把關,需要對漂流項目承擔一定的監管責任。如果不需要體育部門承擔這個責任,那么還要你審批干什么?一邊對企業行使審批大權,精細入微一絲不茍,一邊卻無需對企業承擔監管職責,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天底下哪有這等“好事”?
出了安全責任事故,那些越是拼命推卸自身責任的部門,往往越是值得懷疑和追問。像臺山市旅游局和體育局那樣,為了推卸責任而“互踢皮球”、互咬互撕,其實更是暴露了他們內心深處的不自信和嚴重不安。隨著對事故直接原因和深層次原因調查的不斷深入,相信有關職能部門消極怠惰、失職瀆職的真相終將浮出水面,荒唐可笑的“踢皮球”大賽也只能草草收場。
(責任編輯 :葉瑋)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