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國家旅游局、山東省人民政府在山東省濟南市共同舉辦2016中國旅游產業投融資促進大會,會議披露了《中國旅游上市企業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目前,海內外上市的國內旅游企業總市值僅為美國上市旅游企業市值的20%,但2015年中國國際游客已躍居全球第四,約為5690萬人次,與排在第二的美國的7790萬人次相比,約是美國的73%。加上中國國內的旅游市場也將更加火爆,巨大的行業機遇將會催生更多的中國旅游企業涌現,借助資本的力量騰飛。
數據顯示,美國資本市場上的本土旅游企業共有33家,市值合計約2.7萬億人民幣,加速并購、海外擴張與全球化經營的策略培育了7家市值超過千億的大集團,其中迪士尼市值10932億元,希爾頓集團市值1418.68億元,全球最大在線旅游服務商Priceline市值4339.58億元。從業態來看:主題公園與娛樂設施這樣的人文景區發展蓬勃,有迪士尼、六面旗等10家企業;其次是大型酒店集團12家,由希爾頓、萬豪兩家千市值企業引領行業發展;3家游輪企業嘉年華、皇家加勒比與麗星占全球85%市場份額,并且繼續保持增長勢頭;美國的在線旅游企業市場滲透率在2012年就已達到74%,分工較明確、競爭合作有序,市場集中度高。
《報告》指出,2015年酒店類上市企業實現總收入272.94億元,同比減少5.37%;凈利潤21億元,同比增加26.14%,酒店類企業經營業績處于暫時性低谷。其中,錦江酒店與錦江股份共實現營業收入177.97億元;華住酒店、首旅酒店分別實現營收57.75、13.33億元。首旅酒店通過收購如家,酒店數接近3000家,客房數超過35萬間;錦江股份截至2015年報告期末擁有酒店數超過4700家,客房數約48.6萬間。考慮到收購鉑濤酒店和2016年收購的維也納酒店的影響,根據美國《Hotels》雜志公布的2014年度“全球酒店集團300強”的排行榜披露的數據推算錦江客房數將達到90萬間,超越希爾頓集團躋身全球第一。
整體上看,國際一流酒店集團處于成熟市場的發展過程中,而國內的酒店集團則處于高速增長的新興市場中,從國際酒店集團的規模對比來看,我國酒店上市公司的酒店總數及客房間數仍有10倍的數量級差距,并且增速較之緩慢。由此,對于新興市場,規模增長和重組并購是發展的主線。
發源于歐洲的酒店業,二十世紀50年代,在美國得到了規模化、標準化和集團化的發展。根據2014年Hotelmag評選出來的世界排行前10的酒店集團中,有6家總部設在美國。美國酒店業反映出了當代旅游業的發展趨勢:首先,酒店業的所有權面臨巨大變遷,并購的浪潮不斷擴大,甚至波及了整個旅游業。酒店業由獨立經營朝著連鎖、特許經營、管理合同的方式發展,充分實現著“規模經濟”和自然擴大規模的潛力。如國際酒店業中,以希爾頓、凱悅、萬豪、喜達屋、洲際等為代表的31個國際飯店管理公司的47個品牌通過自行投資、委托管理、特許經營等多種方式進入中國。其次,酒店不斷開拓新型品牌,適應多角度全方位定位適用群體的戰略。如在1996年,喜達屋飯店及度假村國際集團,它擁有100家飯店,2.65萬間客房,年收入為3.85億美元。1998年,喜達屋完成了更名、對ITT集團和Westin飯店的并購三件大事,這在其發展歷程中具有相當大的影響。當前,旗下有圣 瑞吉斯 St.Regis、W飯店 W Hotels、艾美 LeMe-ridien、福朋喜來登 Four Points、雅樂軒酒店(A Loft Ho-tel)等多個品牌,實現不同定位,從而促使全產業鏈發展,有利于多元化布局,迅速提升市場集中度和利潤率。
(責任編輯 :葉瑋)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