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OTA是用戶與酒店、航空公司等之間的中介,OTA的新進入者們要么是從上下游向中間壓縮,削弱傳統(tǒng)OTA的中介作用;要么是與用戶更加契合、服務更優(yōu)質的“新中介”。他們優(yōu)勢各異,特點不同,正成為OTA市場多元化健康發(fā)展的重要力量。
原標題:OTA的攪局者or拯救者?
最近,OTA(在線旅游企業(yè))又火了一把,差點把自己燒著。去哪兒被各大航空公司“圍剿”,攜程盜里程積分賣假票,正可謂“no zuo no die”。一度讓人覺得方便實用的OTA如今走進了死胡同。然而市場仍在那里,各路英豪虎視眈眈,他們究竟是OTA的攪局者還是拯救者呢?消費者又有哪些可以信任的渠道去買票呢?
總的來說,OTA是用戶與酒店、航空公司等之間的中介,OTA的新進入者們要么是從上下游向中間壓縮,削弱傳統(tǒng)OTA的中介作用;要么是與用戶更加契合、服務更優(yōu)質的“新中介”。他們優(yōu)勢各異,特點不同,正成為OTA市場多元化健康發(fā)展的重要力量。本期《移動·互聯》帶您深入了解,在春運歸家的路上,希望能對您有所裨益。
大電商的“游戲”
在熱鬧非常的OTA市場, 電商巨頭顯然不會缺席。2015年5月,京東宣布投資3.5億美元認購途牛股份,成為當時途牛的第一股東。而除了京東布局OTA市場,阿里則早已打造了自有的OTA平臺——阿里旅行·去啊。
與傳統(tǒng)的OTA相比,有電商巨頭背景的OTA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似乎更加能夠“吃得開”。以“去啊”為例,作為阿里旗下的一員,其坐擁淘寶、支付寶、天貓的用戶資源,在整個阿里集團的支撐下,其運營的邊際成本非常低,在日益激烈的OTA市場競爭中擁有突出的優(yōu)勢。相比之下,攜程在這方面就顯得頗為“吃虧”。2015年1季度,攜程營收創(chuàng)下了單季歷史最高,但是與營收業(yè)績創(chuàng)新高形成鮮明對比的卻是凈利潤的虧損。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就是其運營成本的增速遠遠高于營收的增長。
同時,有觀點認為,阿里大力打造的“芝麻信用分”,也將為“去啊”增添競爭優(yōu)勢。移動互聯網時代是“體驗為王”,而在線旅行就是典型的“體驗經濟”,這就意味著誰的體驗好,用戶就會選擇誰。芝麻信用分是基于互聯網的個人征信,“去啊”完全可以基于用戶的個人征信情況定制差異化的套餐,提升用戶的體驗。
京東牽手途牛,顯然也不是鬧著玩兒的。除了資本層面的合作,京東的超級電商平臺也將為途牛的發(fā)展注入更多的動力。據悉雙方已經商定,途牛將獲得京東旅行度假頻道網站和移動端的5年免傭金獨家經營權,同時途牛將成為京東機票和酒店業(yè)務的優(yōu)先合作伙伴。業(yè)界認為,這一合作將快速有效地整合雙方的用戶資源,借助電商在移動互聯網入口上的優(yōu)勢,提升途牛在在線旅游市場的空間。
2016年,OTA市場將加速洗牌。而對于這些有大電商支撐的OTA而言,手中并不缺少王牌。這真是常言說得好,背靠大樹好乘涼。在OTA市場,找一個靠譜的“干爹”或者有一個財大氣粗的親爹,果然很重要。(黃魚)
旅游社交網站開拓個性化藍海
在機票、酒店、門票、保險等旅游“標準化產品”市場領域,互聯網企業(yè)的競爭可謂相當充分,有人說它已經成為一個紅海市場。但事實上,最近幾年這些“標品”市場卻依然有待開發(fā),并且吸引了更多的企業(yè)加入。傳統(tǒng)上作為信息分享和交流的旅游社交網站,如途牛、窮游、驢媽媽等都開始涉足,并且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這類網站雖然沒有攜程、去哪兒等企業(yè)在該領域的傳統(tǒng)優(yōu)勢,但其最大的特點是用戶年輕化,并且以自費為主,這與攜程等客戶區(qū)別明顯。且隨著年輕人正逐步成為旅游消費的主體,他們更樂于在旅游社交網站獲取旅游資訊、探索新穎玩法,于是這類網站也逐漸成為機票、酒店等旅游“標準化產品”的天然入口。他們對傳統(tǒng)OTA市場的蠶食正變得越來越不可忽視。
途牛最近將在北京召開發(fā)布會,就機票、酒店、主題游三大業(yè)務開放平臺招商政策和發(fā)展目標等內容進行分享。途牛表示,將把機票和酒店兩大品類的供應鏈端能力開放,與合作商共享途牛的流量優(yōu)勢,方式類似京東的POP平臺。至此,途牛在機票、酒店等業(yè)務板塊邁出了實質性步伐。事實上,過去的2015年,途牛一直持續(xù)在機票、酒店等垂直領域積極布局:2015年2月,途牛上線機票頻道,上線后業(yè)務發(fā)展異常迅猛——2015年第二季度,途牛機票銷售額環(huán)比增長224%;至2015年第三季度,銷售額環(huán)比增長達313%,上線至今累計服務人次近百萬。2015年5月,途牛完成酒店頻道的改版。改版后,途牛酒店頻道擁有更強大的搜索功能、更豐富的酒店展示內容以及更人性化的界面,友好性和易用性都得到了大幅提升。截至2015年三季度末,途牛酒店預訂量相比同期上升了5倍,增速令人矚目。
雖然大趨勢上機票、酒店等標準化產品,在航空公司和酒店削減代理費用、擴建自有渠道等影響下不再像以前那么“暴利”,但如果結合休閑游、個性游等產品,還是能獲得差異化的優(yōu)勢,拓展出一片新的藍海。(曉中)
App多元化服務打造“新中介”
被視為OTA攪局者的不僅有攜程、去哪兒等手機App,航班管家等商旅服務類App也曾受到航空公司的阻攔。例如航空公司曾對其提出的值機和選座業(yè)務質疑,但這并未阻擋住此類OTA公司的發(fā)展步伐,通過對用戶需求進行細分和深挖,提供場景化、個性化的服務,實現了突破。
提供傳統(tǒng)的訂票服務已經不稀奇,然而購買機票、火車票只是出行的第一步,在出行場景中,旅客還會遇到航班延誤、退改簽等問題,目前一些App開始提供針對該場景的全方位服務。例如航班管家、高鐵管家等,已經推出搶票、超值頭等艙、退改簽計算器、手機值機、機場信息導航、航班短信檢查官等服務。航班管家、高鐵管家CEO王江表示,不是以銷售為切入點,而是將自己當做一個出行服務企業(yè),不斷滿足特定場景下的需求與體驗。例如高鐵管家在“旅行服務”板塊已經接入了積分商城、五星酒店預訂、藝龍平臺酒店預訂應用,用戶可以通過在該應用上完成交易獲得積分,然后用積分加現金兌換出行所需的服務產品。
在酒店預訂領域,在手機App上提供星級酒店和客棧民俗預訂的傳統(tǒng)玩法已經有很多的玩家,滿足短住、家庭出行等特別出行方式的個性化服務正在逐漸出現并完善。以小豬短租為例,人們可以將家中閑置的房屋信息發(fā)布在網上,提供短租和日租服務,有短期住宿需求的人則可以通過網絡尋找房子,并不需要任何中介費用。由于住到了普通人的家里,房客可以更快地了解到當地的交通旅游和美食信息,并體驗當地人的生活,被譽為是“比酒店更有趣更有人情味的住宿”,更好地滿足了用戶多元化的需求。(蘇曉)
直銷渠道更值得信賴
伴隨著攜程的“假機票門”事件的一再發(fā)酵,消費者們普遍會問這樣一個問題:以后該在哪兒買票呢?答案是優(yōu)先選擇官網、官方App等直銷途徑,因為更值得信賴。
無論是機票還是酒店代理,最大的優(yōu)勢在于價格便宜。然而,伴隨著航空公司、大型連鎖酒店在建設直銷渠道上的不遺余力,價格便宜的優(yōu)勢逐漸被弱化。例如,國航2015年下半年就向全國各代理商下發(fā)了《關于規(guī)范網絡平臺國際機票銷售的通知》,要求代理人不得在網絡平臺發(fā)布低于國航官網票價2%的機票,否則將被罰高額違約金。而就在最近,筆者發(fā)現國航電商渠道——國航官網更是打出了“全網票價最優(yōu)”的宣傳語,宣稱“這里全網票價最優(yōu),買貴了,我賠付”。與此同時,國航電商渠道還宣布沒有強制套餐,拒絕隱形消費。
不只是機票代理正在遭遇直銷渠道的沖擊,酒店代理的情況同樣也是如此。例如,新加坡濱海灣的金沙酒店,就沒有入駐全球性的酒店代理平臺Hotels,而是在官網上提供了最低價保證——相比其他旅游網站,每晚可節(jié)省新幣20元。
價格上的優(yōu)惠,自然是推廣自有直銷渠道的“利器”。過去,人們出行首選代理,是因為官網幾乎沒有折扣,而通過代理就能夠拿到優(yōu)惠價格。現在,越來越多的機票、酒店官網開始推出全網最低價承諾,無疑擠壓了OTA的生存空間,贏得了消費者的青睞。
與此同時,OTA作為監(jiān)管不足的領域,監(jiān)督和懲罰機制并不健全,OTA代理商的“犯錯”成本非常低,這就促使其在面對競爭壓力尤其是機票限價政策出現時,采用投機取巧的競爭手段,甚至突破了道德底線,造成了今天假機票、假房間事件頻發(fā)的局面,嚴重侵害了消費者的利益。這一混亂局面的出現,值得OTA產業(yè)深刻反思。(遙歌)
團購網站涉足垂直領域
傳統(tǒng)的團購網站,進入OTA市場可謂是得天獨厚。OTA商家長期以來都會依靠團購網站的平臺銷售產品,因此團購網站“跨界”來分一杯羹一點都不稀奇。例如早在2014年年初,大眾點評就開始進入酒店旅游領域,為用戶提供酒店信息查詢和海外自助游產品,打造中國最大的酒店信息平臺。到2014年年底,大眾點評的酒店旅游業(yè)務覆蓋國內350多個城市,并在全球覆蓋近50萬家酒店,酒店數量比年初增長了近10倍。
進入OTA領域能夠給傳統(tǒng)網站帶來實打實的效益,這也是他們的驅動力之一。還是以大眾點評為例,進入OTA領域后,2014年年末酒店預訂業(yè)務營收是年初的5倍。
那么團購網站跨界OTA有什么優(yōu)勢呢?
首先最明顯的就是平臺優(yōu)勢。最初,大眾點評就是通過做平臺的方式,接入了藝龍、攜程、途牛等OTA的產品,為他們分銷和引流。用戶在大眾點評平臺上,能夠實現一站式的信息查詢、比價和交易。可以說,這些用戶既是OTA的用戶,又是團購網站的用戶。而且團購網站對他們的可用性更強。所以,團購網站可以通過收購等方式,直接進入OTA垂直領域。例如美團此前收購酷訊,正是想借此切入酒店旅游業(yè)。
其次是LBS服務。OTA提供的服務集中在出行前。當游客到達目的地后,本地化服務是一個短板。而這恰恰是團購網站的強項。無論是美團還是大眾點評,都能夠在酒店旅游基礎上,提供本地化的吃喝玩樂服務。
第三是線下資源。團購網站能夠生存下來的一大原因是,依靠地推團隊圈線下商家資源。無論是美團還是大眾點評,本地化的資源布局以及管理都是強項。因此很容易為用戶提供旅游產品和服務的O2O入口。
團購網站“跨界”O(jiān)TA,還因為競爭新局面而產生變數,那就是美團和大眾點評的合并。二者合并之后,已經成為團購領域的巨無霸,形成了壟斷性的平臺,本地化資源無人能敵。如果他們在OTA 領域持續(xù)發(fā)力,那么對OTA企業(yè)來說將是巨大的威脅。(叢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