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游客的“爆買”正在悄然改變日本企業的商業習慣。日本消費文化講究低調、樸素,產品外觀設計較少采用大紅、金銀等炫目的色彩。但是為了迎合中國“金主”的喜好,日本企業逐漸在銷售方面做出三大改變——“豪”字當先,價格吉利,打包販賣。
據日本富士電視臺報道,多數中國游客赴日掃貨的重要原因是物美價廉,然而日本企業已經悄悄把目標瞄準了更加高精尖的中國土豪。元旦之際,日本企業特別推出“純金茶具福袋”,茶壺、茶杯等全套茶藝用具均為純金手工制造,售價2億日元(約合536萬元人民幣),每人限購一套。中日兩國在“紅珊瑚”捕撈問題上爭議不斷,日本企業看準商機開售“紅珊瑚戒指福袋”,一整顆直徑23.5mm的紅珊瑚鑲在戒指上,售價1200萬日元(約合64.3萬元人民幣),豪氣十足。
日本產品向來以小巧精美著稱,為博得中國金主喜愛,不僅在“豪”上大做文章,在定價上也頗費心思。大阪某公司推出的“8克拉鉆石福袋”售價888.8888萬日元,之所以是“8克拉”并且價格里也都是“8”,該公司社長森田勉解釋說,原因很簡單,因為中國人喜歡數字“8”。
“打包販賣”也是日本企業在銷售方面做的一個重大改變。《環球時報》記者發現,備受中國游客青睞的“馬油”“酵素”“龍角散”等產品10個一組,裝在一個大袋子里售賣。店員對記者說,對于人氣商品中國游客很少只買一兩件,自用或者送人使他們更傾向批量購買,10個一組裝袋既便于結賬也便于攜帶。“打包販賣”是針對中國游客的特殊需求特別采用的銷售策略。
《環球時報》記者注意到,在東京的新宿、銀座等鬧市,不少商店的擺設更加“中國化”。比如在一樓顯眼處擺放針對中國游客的暢銷品,增設提供中文服務的免稅付費通道等。一些常年接待中國游客的旅館,早餐增加了豆漿、粥等品種。同時,日本社會看待中國游客的眼光也更加理性。曾在中國留學的日本記者中島惠建議,日本商家和百姓要更多理解中國游客因為不同生活習慣帶來的困擾,增加廁所、溫泉等設施的中文使用說明。
(責任編輯 :徐晶慧)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