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黑龍江大海林林業局雙峰林場的一處旅館(2013年2月2日攝)。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一首“數九寒冬”的民謠,給了無數東北人熬過漫長冬季的希望。
千百年來,嚴寒的天氣和冰雪的神奇,只有在童話故事中才令人向往。即使在氣候資源學研究中,包括光照、熱量、降水和風能等有利于人類生產和生活活動的氣候條件,因為可以創造經濟價值而被定義為氣候資源,寒冷與冰雪則被剔除在外。
近年來,隨著科技進步、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的變化,人們的思想觀念和資源配置方式隨之發生深度調整,催生出冰雪旅游、特色養殖、寒地試車、大數據云存儲等新興產業,驅動“冷資源”利用開始向深層次拓展。
如今,“冷”被作為一種氣候資源得到重新認識,逐步成為我國東北地區資源配置和結構調整的新優勢。
新華社記者金良快攝
(責任編輯 :歐云海)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