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旅游局局長魏國楠接受新華網采訪。 新華網 金娜攝
2015年中國國際旅游交易會期間,中俄蒙三國旅游推介會在昆明舉行。在本次推介會上,內蒙古自治區著力對“祖國正北方、亮麗內蒙古”的旅游形象品牌進行了宣傳。就草原風情、冬季冰雪、跨境體驗等特色旅游項目,內蒙古自治區旅游局局長魏國楠接受新華網采訪。
內蒙古旅游局局長魏國楠說,內蒙古旅游發展的基本條件優越。內蒙古地處祖國的正北方,北部與俄羅斯、蒙古國接壤,東、南、西分別與黑、吉、遼、冀、晉、陜、隴、寧為鄰,面積118.3萬平方公里。內蒙古是新中國成立的第一個省級少數民族自治區,總人口2400萬,其中蒙古族占19%。內蒙古下轄12個盟市102個旗縣區市,首府呼和浩特。
內蒙古有豐富的旅游資源和產品,不僅有獨特的草原文化、濃郁的民俗風情、悠久的歷史古跡、壯美的自然風光和邊境口岸,還有大草原、大沙漠、大森林、大湖泊、大濕地、大溫泉、大口岸、大民俗、大冰雪等壯美的自然風光,打造了草原旅游、森林旅游、民俗旅游、避暑度假旅游、冰雪旅游、溫泉療養、自駕車旅游、攝影旅游、都市旅游、商務會展旅游、沙漠觀光、民俗體驗、康體養生、工農業旅游、紅色旅游、航天旅游和休閑度假等旅游產品體系,發展旅游業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和條件。
魏國楠表示,內蒙古以建設體現草原文化、獨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觀光、休閑度假基地的旅游發展目標,圍繞旅游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這條主線和不斷提高內蒙古旅游影響力這個主題,突出“草原文化、北疆特色、休閑度假”三大主題,實施旅游“十大工程”,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推動了內蒙古旅游業的持續快速發展,走出了一條符合內蒙古實際的特色旅游發展路子,成為我國北方重要的旅游區域。
2015中國國際旅交會期間,內蒙古自治區推介旅游資源。 新華網 金娜攝
據了解,2014年全年共接待旅游者7581萬人次,同比增長12%,旅游業總收入1805億元,同比增長28.63%。其中國內旅游人數7414萬人次,同比增長12.13%,國內旅游收入1745億元,同比增長29.86%;接待入境旅游者167萬人次,同比增長3.4%,入境創匯10億美元,同比增長4.2%。旅游業發展實現了新跨越,邁上了新臺階。
目前,內蒙古旅游業已經形成相當的產業規模,現有A級旅游景區321個,其中5A級2家、4A級78家;有星級飯店332家,其中五星級10家、四星級38家;有旅行社897家,其中,出境社53家、邊境社34家、赴臺社7家;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5個,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13個;全區擁有注冊導游員12356人;全區直接從事旅游業人數約23萬人,間接就業人數約為115萬人,旅游從業人數達到138萬人,占全區服務業就業總人數的20%左右,旅游業已經成為自治區容納社會就業最多的行業之一。
魏國楠介紹,經過建設與發展,內蒙古創建了“祖國正北方,亮麗內蒙古”形象品牌、“內蒙古旅游,馬到成功”旅游品牌、“北疆風景線”線路品牌、“自由自在內蒙古”自駕品牌和“內蒙古博樂歌”旅游商品5個品牌。將草原、沙漠、森林、湖泊、濕地、冰雪、溫泉、文化、口岸和地質奇觀等十大產品融合貫通推出“敕勒川現代草原文明核心區(呼包鄂巴)”“環京津冀草原風情旅游區(烏錫赤和二連)”“大興安嶺全生態旅游區(呼倫貝爾、興安盟、通遼、滿洲里)”“阿拉善秘境探險旅游區(烏海、阿拉善)”等四大區域品牌,創建了基本貫穿自治區全境或大部分盟市的旅游線路一級品牌線路和是萬里草原天路各節點引出、對接周邊客源地的二級品牌線路等兩條兩級品牌線路。
據悉,內蒙古自治區12盟市旅游局、旅游企業、媒體、演員等167人參加旅游交易會活動。同時,邀請蒙古國、俄羅斯旅游業界人員參加旅游交易會活動。(郭香玉)
(責任編輯 :歐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