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財政部下發《關于調整中央和國家機關差旅住宿費標準等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決定自2016年1月1日起調整中央和國家機關差旅住宿費標準。中央和國家機關差旅住宿費標準將如何調整?將為與此密切相關、承擔接待職能的酒店企業會帶來哪些新變化?對行業來講,又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記者就以上業界關心的問題進行了采訪。
十年來第三次調高住宿標準
根據《通知》,從明年1月1日開始,中央和國家機關差旅住宿費將執行新標準,部級官員在北京、上海兩地的住宿費標準最高為1100元,較原標準提高300元;其他省份住宿費標準則為800元或900元。此外,司局級干部和處級及以下干部的住宿費標準也根據城市不同,有不同程度的上調。
據悉,此次中央和國家機關差旅住宿費調整是近十年來第3次調整。據財政部網站信息,財政部于2006年印發《中央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差旅費管理辦法》,規定“出差人員暫時按照副部長級人員每人每天600元、司局級人員每人每天300元、處級以下人員每人每天150元標準以下憑據報銷。”之后一直到2013年底,財政部再次下發了2014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央和國家機關差旅費管理辦法》,取消了原來要求的定點住宿,并將相應級別的干部差旅住宿費標準調高,2006版管理辦法同時廢止。
記者發現,2014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央和國家機關差旅費管理辦法》中,部級干部住宿費標準均為800元,各城市地區之間沒有差別。而此《通知》中將11個城市部級干部住宿費標準進行調整,且有所差異,比如,北京和上海上調最多,從800元提高到1100元,上調300元,而南京、杭州、福州、廈門、鄭州、廣州、深圳、成都、昆明均提高了100元,達900元。其余仍為800元。
北京、天津、上海、杭州、廈門、廣州、深圳這7個城市,司局級干部住宿費標準也不同程度上調了10元到150元不等。其中,北京從500元上調至650元,上海從500元上調至600元。此外,處級及以下干部住宿費標準除海口、拉薩、西寧外,其他33個城市均有上調,幅度從10元至150元不等,北京和上海分別從350元上調至500元。
本次調整中另一個值得關注的點是,在拉薩、西寧、哈爾濱、海口、大連、青島這6個受地理、氣候等自然條件限制和季節性熱點影響較大的城市,引入了淡旺季概念,旺季住宿費標準分別上浮20%-50%。其中,拉薩和西寧的旺季為6月-9月,在此期間出差去這兩個城市,部級住宿費標準上浮為1200元,比淡季增加400元、司局級上浮為750元,其他人員上浮為530元,整體上浮比例為50%。大連市、哈爾濱和青島市的旺季(7月-9月)上浮比例為20%,海口的旺季(11月-2月)上浮比例為30%。
“說實話,以前我們一有出差就頭疼,有時公務活動在出差城市的市中心,但因住宿標準過低,不得不選擇很偏遠的酒店入住。調高標準,并考慮一些城市的淡旺季因素,會讓我們選擇面更寬,便于公務活動的開展。”某部委公務員小李說。
符合實際的與時俱進之舉
對于此次調整,業界人士一致認為是與時俱進之舉。
“以前的標準確實過低了,近兩年酒店經營所需的各類原材料和費用都在上漲,人力成本也日漸高企,如果還按原標準接待,酒店不掙錢甚至賠錢。”聞聽此消息后,北京一家酒店負責人表示此次調整非常符合實際。
“如果到在線預訂網站查詢一下各城市酒店的價格,按2014年實施的標準,基本上公務人員出差,很難住到合適、滿意的酒店。此次調整確實是綜合考慮了近兩年全國各地區賓館(飯店)住宿費價格變動、實際工作需要、淡旺季等因素。”中國旅游研究院副研究員楊宏浩認為,新的出差標準中,部級干部的出差住宿標準與各城市五星級酒店平均價格相當,司局級干部的出差住宿標準與各城市四星級酒店的平均價格相當;其他人員的出差住宿標準則與各城市中端酒店的價格相當。“這符合當前公務人員出差住宿的需求,同時將給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出差標準執行的人員更多選擇空間。”
該《通知》明確,“調整后的差旅住宿標準是中央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到各省會城市、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出差的住宿費上限標準,各類人員應當堅持勤儉節約原則,根據職級對應的住宿費標準自行選擇賓館住宿(不分房型),在限額標準內據實報銷”。華美顧問機構首席知識官趙煥焱認為,其以報銷標準取代定點規定,與全球公務活動一致,體現了市場公平原則。同時,取消星級規定、提高報銷標準,有利于中高端酒店做好公務接待,更有利于各酒店服務水平的競爭和提高。
楊宏浩則認為,“這不僅利好星級酒店,對于非星級的中高端酒店以及短租和度假租賃住宿單位等也有利。”
酒店喜憂并存
上海市旅游行業協會秘書長陳雪羽認為,該標準并未規定酒店的星級,而且也未明確出差人員非得選擇納入政府采購中的定點飯店,只是明確“在限額標準內據實報銷。”這對于飯店行業來講,有兩方面的積極作用,一方面有助于扭轉公眾近幾年來一些較為極端的認識,比如“政務活動一律不能去五星級酒店”、“去五星級酒店就有腐敗嫌疑”等,而是事實求是地讓出差人員根據公務實際需要來選擇酒店、選擇房型,只要不超標即可,標準仍然倡導的是“勤儉節約”原則,只是把標準的紅線適度提高而已;另一方面則有助于打消近幾年來一些酒店評星的顧慮,有利于改變業內一些酒店為接待政務活動主動“脫星”、變相“棄星”的非理性現象。
因不限制星級、調高了價格上限,一些原本納入政府采購范圍的出差定點飯店開始顯示了憂慮。“我們正在做市場調研,不知道競爭是否會因此而加劇。”北京一家政府定點采購飯店負責人告訴記者。
“該《通知》調高中央和國家機關差旅住宿費標準,可能會讓酒店的客源重新分配,一方面符合《通知》中所列標準的酒店或許會據此調整自身的商務、政務客源配比,另一方面,同一個城市的政務接待市場,也會因一些新競爭者的加入,而讓原本是定點、現在仍然依賴政務接待的飯店存在一定的危機感。”陳雪羽說,但畢竟在酒店整體市場中,政務市場占比十分有限。“像上海這樣的大都市,很多酒店企業已轉型得非常成功,已不再單純依賴政務接待,因此,該《通知》對他們的影響并不大。”
“過去,出差費用偏低,現在政府部門實事求是地根據消費水平調高了標準,對政務接待型酒店來說的確是一個利好消息,沒有必要過于憂慮競爭的加劇。”山東旅游飯店協會會長、山東頤正大廈總經理何莊龍也認為,就山東而言,經過兩年多的調整,酒店商務、旅游、度假等市場潛力越挖越深,大家不會仍然緊盯著這塊兒市場不放。
社會上“一些接待酒店會借機漲價”的說法,也被很多受訪者否定。政府采購定點飯店揚州西園飯店總經理王家平告訴記者:“政采飯店不僅在接待價格上有所要求,對產品、服務質量和市場口碑、企業誠信度等也都有著嚴格考量。西園飯店被納入政府采購范圍,與連續3年摘得依據網評評出的‘互聯網最受歡迎酒店’等榮譽、較高的產品性價比和‘家’文化服務密切相關。標準調高只會讓我們以更高的性價比、更優質的產品和服務來拿穩這塊兒市場,而不會借機漲價。”
王家平認為,只有市場淘汰不合格的酒店,沒有酒店去自動放棄市場。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政務接待這塊兒市場永遠存在且需求會呈增長之勢。“未來一段時間,一定是拼品質的時代。”
而對于一些人憂慮此調整是否會助長腐敗,采訪對象皆表示“不太可能。”“以前標準過低,不排除會有一些不合規的‘變通’、‘轉嫁’行為發生。”王家平說。
“公務出差都要獲批,且回來報銷時財務都要嚴格按照標準報銷,因此不存在助長或滋生腐敗之說。”楊宏浩認為,按照以前的標準,處級以下干部住宿在很多城市只能選擇經濟型酒店,提高住宿標準后,北京、上海500元,其他城市350-400元左右,可以讓他們選擇便于開展公務活動的中端酒店。這也會提高公務員們出差的積極性。
“規定目前標準是上限,勤政廉政的要求并沒有改變。”趙煥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