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Runway Girl Network網站報道,對于頭等艙的未來,韓國的兩家主要全服務型航空公司——大韓航空與韓亞航空,各自持有迥然不同的態度,這種情況非常有趣。它們的這種迥異態度在該地區,同時在國際上也將產生影響。
看好頭等艙未來的是大韓航空。繼此前決定在其改裝后的空客A330機隊上繼續提供支線頭等艙產品之后,大韓航空剛剛在其波音747-8I飛機上安裝了一個新的頭等艙套間產品。而看空頭等艙未來的是韓亞航空,它將撤銷其所有飛機上的頭等艙,僅在四架空客A380旗艦機型(這一機型數量很快會達到六架)上保留頭等艙;韓亞航空的這四架A380僅飛往四個目的地機場。
在一個商務艙中配有直連通道的全平躺式床位,并且旅客服務概念變得日益奢華的時代,大韓航空與韓亞航空的態度差異歸根結底不過只是對于頭等艙作為一項產品和服務,其今后走向看法疑問的一部分。在遠程航班的配置上,韓亞航空使用的是Stelia(之前為Sogerma)Solstys座椅產品,而大韓航空最近開始安裝B/EAerospace公司的Apex座椅,這兩款座椅產品通過交錯式配置,均能直連通道。
按照韓亞航空的計劃,今后它將只有一支由六架A380飛機組成的機隊提供其基于套間的頭等艙產品。韓亞航空目前擁有的四架A380飛機,分別執飛洛杉磯和肯尼迪國際機場的遠程航班,以及曼谷和香港的支線航班。
同時,大韓航空——韓亞航空的主要競爭對手,則在頭等艙上再次發力,將其執飛遠程航班的波音777和空客A380飛機上的Kosmo套間(令人困惑的是,這是一款非套間型產品)進行了升級。大韓航空的新波音747-8I飛機在其機頭部位僅可容納六名乘客,而漢莎航空和英國航空的同一機型分別可容納八名和十四名乘客。
乍看之下,大韓航空的頭等艙看起來就像是特別悲慘的辦公室隔間。而這些還是大韓航空自己分發給媒體的專業照片,不是別人用手機隨便拍攝的。
撇開外觀不說,大韓航空的頭等艙要改進的未必是其新的硬產品,更主要的問題在于其軟產品。為了讓其頭等艙達到預期目標,一個套間產品是否能夠吸引到大韓航空所需要的乘客呢?
長期以來,在國際觀察家們經常質疑經濟效益和旅客體驗價值的情況下,全服務型的亞洲航空公司一直被推崇為維持頭等艙服務的航空公司的榜樣。大韓航空尤其如此,它在支線航班上,長期以來一直運營著配有商務艙座椅和頭等艙服務的迷你頭等艙。
然而,考慮到東北亞地區跨太平洋航班數量的集中程度(東邊有強大的日本航企,西邊有不斷壯大的中國大陸航企,南邊又有臺灣的長榮航空和中華航空;朝鮮的高麗航空短期不太可能成為一個重要競爭對手),孤立地看大韓航空僅能展示出真相的一部分。
在東邊,韓亞航空也在一定程度上與日本的全日空航空爭奪星空聯盟的客戶。全日空算是韓亞航空名義上的聯盟伙伴,同時其規模也要大得多,國際名聲更好,并且全日空還擁有全球最受好評的頭等艙產品之一。
很難想像對于體驗很敏感的頭等艙乘客會選擇韓亞航空而不是全日空——現在還有對價格敏感的頭等艙乘客嗎?
在天合聯盟的地區航空公司排名中,大韓航空至少排在前列,只有中國東航和南航屬于其聯盟伙伴競爭對手,同時無論是東航還是南航,均不擁有特別強大的頭等艙產品。
但問題仍然存在:大韓航空與韓亞航空對該地區頭等艙趨勢的看法,到底誰才是正確的呢?
(責任編輯 :徐晶慧)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