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不相干的兩大網商,因為爭搶酒店業務打得不可開交,長春市也成為他們必爭的“戰場”之一,這也讓酒店行業置身于水深火熱之中。
“美團和去哪兒你們愿打就打,但別總把我們當槍使啊。”最近,因被雙方口水仗打擾得不厭其煩,長春市一家酒店的負責人向記者訴苦。
其實早在年初,去哪兒和美團之間就在全國范圍內發起一場不見硝煙的戰爭。如今這場戰爭也燒到了長春。究竟是什么原因讓兩方惡戰不斷,“戰爭”究竟會給這個市場帶來哪些影響?
去哪兒
派人死守酒店前臺搶客
于經理(化名)是長春市一家酒店的負責人,在他們的業務收入中,有一塊是來自美團網的團購客戶,每年由此帶來的客戶占酒店總收入的1/20,雖然份額不大,但在淡季也是一項重要的收入來源。可今年年初,去哪兒網擠了進來,這讓他們和美團網之間的合作產生了嫌隙。
“年初時,去哪兒網在長春市場招了一批大學畢業生,將他們派到各個酒店賓館駐守,我們酒店也來了一位員工。”于經理說,去哪兒網的員工主要工作就是看住酒店的前臺業務,如果有客人來住店,只要是團購的,他們就會用更低的價格或優惠攬客,有時甚至相當于賠錢推銷。
美團
強烈要求酒店下線“去哪兒”
據于經理介紹,在長春市場,美團的知名度遠高于去哪兒,經過三年多的開疆闊土,市場占有率最高達八成左右。但酒店行業的市場空間畢竟有限,多一個對手來瓜分,必然觸及利益。于是就在前幾天,美團和去哪兒在長春市場上演了一場“大戰”。
“針對去哪兒網的做法,美團主動上門找我談判,要求我們從去哪兒網下線。”于經理說,當時美團網承諾,只要他們在去哪兒網下線,就會在美團手機客戶端將酒店作為主力推薦,實際上就是變相加大廣告宣傳。
美團網的要求讓于經理左右為難。“其實他們之間的戰爭對我們并沒有什么影響,之前我們與他們之間的合作都是井水不犯河水,去哪兒網的客戶主要是以游客為主,而美團網的客戶量相對較大,主要是本地團購客戶。可是由于今年以來雙方的戰爭,讓我們無端成為籌碼,但決定權卻要我們來做,讓我們很為難。”于經理說。
業內
“開房大戰”火力為啥這么猛
去哪兒和美團之間的“開房大戰”早在年初就已經打響。
在消費者的印象中,去哪兒和美團的業務相關性并不大。一個是在旅游時才會想到的網站,另一個則是吃喝玩樂時會想到的網站。他們為何會在酒店行業成為競爭死敵呢?“去哪兒與美團在酒店業務上的這場爭奪,實際是垂直電商和平臺電商的一次常規遭遇戰。”一位業內人士表示。
雙方的戰爭從一組公開數據可見一斑,去哪兒的酒店每千次搜索所獲收入已從2010年的382元人民幣增至2013年上半年的558元人民幣,而機票則從94元人民幣增至223元人民幣。可能正是基于這一點,CEO莊辰超曾明確表示,上市之后業務重點之一將是酒店業務,而且最終去哪兒的盈利也將從此產生。
而作為垂直領域的美團網,雖然不是上市公司,但根據中國互聯網協會的數據,美團在中國互聯網100強位居第32位,流量前100名的第18位,在電商網站里僅次于天貓和京東。在酒店領域,美團推出專門的酒店客戶端,其酒店團購業務更是占到全國酒店團購市場的70%,據稱已是中國第三大的酒店分銷商 (僅次于攜程和藝龍);其針對餐飲行業的垂直業務產品也將馬上上線。截止到2014年年初,美團的酒店團購量已超去哪兒、攜程、藝龍三家的總和。
從數據上就不難發現,“去哪兒”對美團如此“重視”,目的就是爭奪酒店業務這塊市場蛋糕。
專家
仍有90%市場有待開發
對于去哪兒網和美團網之間的戰爭,中國移動互聯網產業聯盟副秘書長楊曉明認為,這種鷸蚌相爭的結果,受益的是消費者,甚至是商家這個“漁翁”。去哪兒網和美團網之間的“戰爭”也是必然的,即使沒有去哪兒網和美團網,也會有其他經營者加入這場大戰中。這是互聯網發展對酒店營銷格局的一種改變,是線上和線下之爭的表現。
“從目前來看,這塊市場蛋糕還沒有被完全開發出來。在線旅游市場開發不到10%,說明仍有90%的市場有待開發,未來這塊市場的競爭會更加激烈。”楊曉明說。
(責任編輯 :韓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