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照新加坡、美國及我國香港地區的經驗,通過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進行制度創新,將使得我國旅游服務貿易與產業獲提質增效、跨越式發展的倍增機遇
國務院日前發布廣東、天津、福建三地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進一步深化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繼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于2013年8月22日經國務院正式批準設立后,2014年12月,國務院決定推廣上海自貿區試點經驗,設立廣東、天津、福建三個自貿試驗區,并擴展上海自貿試驗區的范圍,由原先的28.78平方公里擴至120.72平方公里。現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創新的體制、機制與政策也正在全國各地與各行業復制推廣。在上述背景下,中國旅游服務貿易與產業發展面臨哪些重要機遇,發展潛力如何?自貿區促進中國旅游服務貿易與產業發展有什么樣的路徑?這些問題值得研究。
首先,與先進國家和地區相比,中國旅游業服務貿易與產業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具有提質增效的巨大空間。
其次,自貿區是促進中國旅游服務貿易與產業發展的重要機遇。經濟發展依靠資源、技術和制度。依據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美國經濟學家道格拉斯·C·諾思的制度變遷和制度創新理論,制度創新對推動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制度創新對技術創新具有決定性作用。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實質就是制度創新,其重要目的就是培育國際化和法治化的營商環境,力爭將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成為具有國際水準的投資貿易便利、貨幣兌換自由、監管高效便捷、法制環境規范的自由貿易試驗區,并向全國擴展和復制,推廣其創新的體制機制與政策。
事實證明,世界上旅游服務貿易和產業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往往是自由貿易區或自由港。例如,新加坡和香港都是自由貿易港,美國是世界上自由貿易區最多的市場經濟國家之一。參照新加坡、美國及我國香港地區的經驗,通過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進行制度創新,將使得旅游服務貿易與產業獲得提質增效、跨越發展的倍增機遇。
(責任編輯 :羅燕)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