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記者從江西省旅發委了解到,隨著南昌與長沙、武漢牽手,三城旅游業“擁抱”越來越緊密,嶄新的長江中游無障礙旅游區呼之欲出。
省內資深旅游專家認為,三省旅游應該抓住這次機會,在客源互送、營銷推廣、線路設計等具體事項上有突破,發揮高鐵及長江黃金水道的作用,共同打造“中三角”無障礙旅游區。
有優勢
中三角囊括眾多知名景區
在“中三角”這個“大圈”里面,囊括了湖北的黃鶴樓、神農架,湖南的張家界、鳳凰古城,江西的廬山、井岡山等,旅游資源稟賦。南昌大學旅游系主任黃細嘉說,這些景區猶如散落的“珍珠”,急需一根“鏈子”把它們串起來,打造出叫響世界的黃金線路。具體到我省,有條件的景區集中在贛東北及贛西一帶。
設想一
線路互推打造“中三角”旅游圈
湖北大學旅游發展研究院馬勇教授說,湘鄂贛三省旅游合作最容易操作的就是互推線路,根據“生態、人文、紅色”三大旅游資源賦存,采用同質開發、異質互補的原則,設計開發別具一格、主題鮮明的旅游產品組合。體現漫游體驗、特色主題、個性定制的旅游產品設計理念,如以張家界、廬山、三清山為主體的“世界遺產大觀游”;以“兩院三樓”(白鹿書院、岳麓書院及黃鶴樓、岳陽樓、滕王閣)為載體的“書香門第之旅”;以婺源、景德鎮、湘西鳳凰、洪江、唐崖土司為組合的“古鎮民風游”;以高速鐵路及城際鐵路為交通動脈,以武漢、長沙、岳陽、南昌等城市為節點的“高鐵都市自在游”等。
設想二
客源互送構建“高鐵旅游區”
黃細嘉認為,旅游的最大目標是游客人次增長。根據客源市場“快旅慢游”的現代旅游方式和需求,三省共同建設無障礙景區,無縫對接高鐵網打造“3小時高鐵旅游交通圈”,依托核心城市與周邊衛星城之間的“2小時城際交通圈”以及市區與城郊間“1小時通勤交通圈”,構建全國高鐵旅游示范區。同時,海陸空等多種交通方式有效對接,實現大空間的快旅、小空間的微循環,形成立體化交通大動脈,促進長江中游城市群旅游經濟發展。最大限度開放旅游市場,鼓勵組建跨區域旅行社,實現車船互通,三地旅行社開通旅游專列、旅游直通車進行客源互送。
設想三
品牌共享“一江兩湖三名樓”
近年來,湘鄂贛都提出了自己的旅游口號,像“錦繡瀟湘”、“靈秀湖北”、“江西風景獨好”都已經叫響,但構筑“中三角”旅游聯盟時應實行品牌共享。在統一“打包”對外推廣中,應共同打造精品旅游線路,合作開發國內外旅游市場,共同制作統一的旅游宣傳品,聯合組團赴海內外定向推廣和招商。馬勇教授建議,三省可打造以長江黃金水道為主軸,以洞庭湖、鄱陽湖為兩翼,以黃鶴樓、岳陽樓、滕王閣為代表的“一江兩湖三名樓”的核心主題品牌。
設想四
“三城”一卡通推進無障礙旅游
目前,武漢、長沙、南昌都推行了旅游一卡通,但只針對各自城市的市民有大幅度優惠。以后拿著南昌旅游一卡通,到長沙或武漢游玩是否也有一定優惠呢?“目前還不能實現,但以后能不能實現,這還要看政府部門的協調。”一資深旅游專家表示,這里面牽涉到各個景區的門票利益分成,但從大的角度出發,旅游一卡通如果“三城互認”,共同推進無障礙旅游區的建設,一定會大幅拉動旅游人次的增長,同時促進旅游收入的大幅攀升。
(責任編輯 :羅燕)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