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同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專家評審會暨規委會全體會議召開。經過專家現場踏勘及評審,由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和大同市規劃設計院共同編制的《大同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獲原則性通過。
住建部規劃司調研員傅爽,山西省住建廳副廳長、教授級高級規劃師李錦生,山西省住建廳副巡視員、注冊規劃師郭廷儒,以及國內、省內知名專家朱嘉廣、相秉軍、鄭路、郭旃、汪志明、王學海、張成喜、王春波、白樹棟、高輝、張滃、馬濤等參加評審會。大同市領導梁鳳書、楊人毅、劉振國、楊勤榮,住建部派駐大同城鄉規劃督察員石春芳,大同古城保護和修復研究會專家安大鈞、殷憲等參加會議。
評審會上,中規院設計人員詳細介紹了《大同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評審稿)》。據了解,本規劃依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秉承“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真實性、完整性,古城整體保護,合理利用與永續利用,完善功能與增強活力相結合”等原則,制定了“建立歷史城區、歷史文化街區及歷史風貌區、文物保護單位及歷史建筑保護三個層次的保護體系,注重古城整體性和空間關系的保護與協調”的總體框架,對古城發展與活力再現進行了長遠規劃。
在聽取介紹后,專家們圍繞規劃展開了熱烈討論,并結合大同市實際,就文物保護、古城核心區域的功能完善與利用等內容提出了建議和意見。據悉,接下來,設計方將匯總專家意見與建議,進一步完善大同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報有關部門批復后正式公布。
新聞對一點
大同市是1982年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之一,2010年被中國古都學會確定為中國九大古都之一。近年來,按照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要求,大同市進行了古城墻、華嚴寺、善化寺等公共建筑和一批民居四合院的修復,開展了云岡大景區、恒山大景區保護,歷史文化名城的文化氣場和氛圍初步形成,但也出現了古城內整體風貌不夠協調,古城的人氣和活力受到影響等問題。2013年,市政府提出了“古城承載著夢想,新城寄托著希望”的發展構想,全力實施“名城復興工程”。為了更加科學地指導名城的保護和發展,在開展城市總體規劃修改的同時,大同市于2013年7月委托中規院開展了《大同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的編制工作。同年12月邀請鄒德慈院士、朱自煊教授等國內知名保護專家為大同名城保護工作把脈會診。此間,中規院多次現場踏勘、部門對接、廣泛聽取意見,于2014年7月拿出規劃初步方案,并與城市總體規劃在歷史城區功能定位、土地使用、道路交通等方面進行了充分溝通和協調。經深化完善,形成了《大同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評審稿)》,2015年2月進行了規劃批前公示。
(責任編輯 :羅燕)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