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大運河申遺成功,無錫擁有了首個世界文化遺產,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作為重要的申遺點段名列其中。昨從南長區獲悉,為更好地傳播推廣運河文化,彰顯運河魅力,2015無錫古運河文化旅游年活動下月全面啟動,十余項“吃喝玩樂”活動將貫穿全年。
作為此次文化旅游年活動的重頭戲,2015南北非遺精品展暨中華手作嘉年華活動將于3月3日在古運河景區啟幕。據介紹,本次活動無錫是首站,后續將以運河南北沿岸省市為兩翼,陸續登陸天津、上海、揚州、蘇州、嘉興、杭州等城市。屆時將有來自全國的300名手工藝人齊聚古運河畔,包括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現代手工藝大師、優秀青年設計師等,展示他們的手藝與作品。值得一提的是,景區將邀請apec服裝設計師楚艷、國家非遺項目宋錦織造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錢小萍等手作專家開展一場文化沙龍,與錫城市民分享傳統手作與現代設計的對接與相融。
隨著四季流轉,古運河文化旅游年將舉辦一系列主題活動。今年盛夏時節將舉行古運河啤酒文化節,現場除了有搖滾樂隊、肚皮舞、爵士舞等一系列精彩演出外,還有啤酒王大賽、現場達人秀、吃粽子大賽等互動環節。金秋美食節作為古運河景區一年一度的傳統活動,將在“十一”長假期間為市民和游客提供300余種風味小吃。到了年底,景區將繼續引導商家設置“暖房”來吸引游客,并結合圣誕、元旦等節慶策劃一系列活動。
古運河水上游已成為清名橋景區的一大特色,在文化旅游年活動中,將推出系列主題游,如親子游、浪漫情侶游、老年游等。最值得期待的是,景區將推出私人定制游線路,如定制水上婚禮,用花船迎娶新娘,舉辦一場江南民俗水上婚典;還能定制水上商務會議、定制家庭包船等。(楊明潔)
江南首場廟會傳統工藝借“勢”出彩
昨天,江南地區首場廟會——剛剛獲批國家級非遺的梅村“泰伯廟會”在眾人的惦念和期盼之中熱鬧開場,活動主打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將錢氏古法釀酒、小阿姨甜酒釀、梅村二胡等非遺悉數引進,這些傳統手工藝一亮相就吸引了眾多游客的目光。
讓非遺“活”起來,是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弘揚,也是對祖先和歷史的敬重。廟會現場,糖畫、九連環、微雕、賣梨膏糖等民間非遺紛紛亮相,古色城墻、石板小路上“軋鬧猛”的游人摩肩接踵,不少居民興致勃勃地享受免費品嘗的樣品。此次,梅村還請出當地二胡制作大師陸林生、萬其興等非遺文化傳承人與現場居民開展了群眾互動交流。這些非遺文化傳承人在介紹二胡的主要部件和制作流程的同時,指導大家如何選購一把質優價廉的二胡。
據悉,今年泰伯廟會期間梅村更加注重增加群眾參與性活動,特意增設共有400多名普通市民參與的民俗巡游和面向全體市民的元宵燈謎會等傳統活動。同時,廟會在活動時間也體現了一定的延續性,從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則天天都安排了各類文化活動。(王琴)
(責任編輯 :羅燕)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