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上午,位于內蒙古鄂爾多斯的成吉思汗陵舉行蒙古族最古老的祭祀活動——“祭火”儀式,以此迎接新春。
成吉思汗陵管委會當天發布的消息指,農歷臘月二十三是蒙古人祭火灶的日子,這一天對成吉思汗子嗣香火(灶)的祭祀,比圣主成吉思汗祭祀中的祭香火(灶)更為隆重。
中新網記者了解到,當天在成吉思汗陵舉行的這一祭火儀式有近千人參加。祭祀程序依次為:獻哈達、獻神燈、獻全羊、獻圣酒儀式。在整個祭祀過程中,供奉了三只全羊、三樽圣酒來完成儀式。
據悉,在祭火過程中,還將由成吉思汗陵專業人士舉行念誦《哈達祝禱詞》、《神燈祝禱詞》、《全羊祝禱詞》、《圣酒祝禱詞》、《金殿香火(灶)大祭文》,并唱祭歌。整個“祭火”過程,歷時2個小時,每位前來參加祭祀的蒙古族牧民均身穿嶄新的蒙古袍,猶如過節一般隆重。
公開資料顯示,蒙古族的“祭火”儀式與中國農歷臘月二十三“小年”為同一天,該儀式是蒙古民族最古老的祭祀活動之一。同一天在內蒙古呼和浩特、錫林郭勒盟等地均舉行祭火儀式。在祭祀現場,祭祀主持人將誦讀蒙古語祭詞,祭詞大意為:燧石為母,鐮鐵為父,榆木的生命,仁慈的火神,奉上滿杯的美酒,奉上豐盛的祭品,祈求人丁興旺,祈求五畜昌盛……以此迎接新春的到來。(完)
(責任編輯 :羅燕)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