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筆下曾經詳細描寫過南京的爬山虎:“一陣風拂過,一墻的葉子就蕩起波紋,好看得很……”不過,最近南京市民憂慮地發現,這樣的優美人文情懷正在逐漸被“剝離”南京的老城墻。5日,記者在南京市內的部分明城墻段發現,一到夏天就給古老城墻帶來滿壁綠意的爬山虎已經被大面積鏟去,只留下了光禿禿的干凈墻體,讓不少市民深感不適應。
據了解,從去年年底開始,南京市政府為了保護具有六百年歷史的明城墻墻體安全,開始逐步清除明城墻墻體上覆蓋多年的茵茵綠色爬山虎。截至目前,已經有漢中門、西安門、光華門至標營門段的城墻周邊和墻體上的植物樹木,包括爬山虎被清理。多年來被植物覆蓋的明代城墻磚本體如今展露出了全貌。
然而,在城墻附近的采訪中,不少市民卻對這樣的“清理”表示不理解,有市民抱怨,去掉了爬山虎的城墻光禿禿的,夏天最漂亮的綠意盎然沒有了。”
更有文化人士表示:“保護文物是好事,但缺少了一份人文情懷,讓文物的古韻也黯然失色!
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賀云翱在采訪中認為:“目前無論是國際上還是國內,尚沒有具體的、長時間的科學實驗數據來證明爬山虎對磚墻或者是石墻有多大的危害!
“比如南京大學校內有百年歷史的民國老樓,就覆蓋了多年的爬山虎,一直以來都受到了全校師生的愛護。這么多年來尚未發現任何對磚制樓體的傷害!辟R教授表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爬山虎確實給建筑帶來了一定的歷史滄桑感,在沒有確切傷害數據的情況下,應該保留部分爬山虎的存在。”
對于種種爭議,南京城墻保護與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曹方卿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早在2010年,南京市就注意到了爬山虎對明城墻墻體的危害性。“通過對比我們發現,鏟除爬山虎的墻體和未鏟除的墻體,經過一段時間之后,有著較為明顯的區別,被爬山虎覆蓋的墻磚表面出現了更多的風化和破裂!
“由于一些爬山虎和藤蔓植物的根系和吸盤是扎入到城墻磚縫中,不僅將城墻磚黏合劑中的水分、養分全部吸干,同時越長越深越發達的根系也會把墻磚的結構徹底拱送,造成墻體鼓脹!睂Υ瞬芊角浣忉尅
他坦言:“已經歷經六百年歷史的南京明城墻,就像一位耄耋老人,和一兩百年的近現代、民國建筑是無法比較的,任何輕微的傷害都可能影響它的健康。我們作為文物保護者,不能純粹以景觀欣賞的角度來看待明城墻,文物的健康和美觀程度孰重孰輕,需要權衡。”
曹方卿告訴記者,在國外,很多擁有幾百年歷史的古老城墻,其墻體周邊和墻體本身都被禁止種植植物和樹木,只以草皮覆蓋美化,也就是為了保護老城墻的安全。(記者 申冉)
(責任編輯 :范源媛)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