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井口內(nèi)積聚許多垃圾。
許多人對唐朝詩人劉禹錫的《烏衣巷》耳熟能詳:“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然而,昨天(11日)上午,市民朱先生前去烏衣巷游覽時,卻發(fā)現(xiàn)另一幅景象,被稱為別有洞天的“烏衣古井”的牌子破爛不堪,井口內(nèi)積聚許多垃圾,原先訂在井邊墻頭介紹古井歷史的告示牌也不見了。
朱先生說,他是個老南京人,差不多每年要去好幾次夫子廟逛逛,有時也會陪伴友人去撿拾那里的“南京味道”,對這里的一草一木基本能說出個一二來,然而昨天上午他帶著友人來到烏衣巷看到一口烏衣古井時,卻唏噓不已:古井邊的一塊石匾被人為弄裂,破爛不堪,井口里也有一些吃剩的快餐盒等垃圾。這樣的景象讓朱先生不好意思開口介紹景點掌故給友人聽。記者現(xiàn)場探訪時看到,烏衣古井的景點介紹上寫著:“古井處于烏衣巷內(nèi),相傳三國時期的吳國戍守石頭城的部隊營防駐扎在烏衣巷,軍士們當(dāng)時使用這口古井。”果然,在古井邊上的一塊石匾被弄壞了,這塊石匾上原本是“烏衣古井”的中文名字和英、日、韓等譯名,張口的古井里鐵網(wǎng)上被扔了空奶茶杯、一次性飯盒、廢紙、樹葉等雜物垃圾。夫子廟管委會的劉書記對此表示,古跡景點的日常維護管理工作他們一直在加強巡查,但個別游客的不文明行為依然存在,目前他們已派人去清理修繕。劉書記希望借助媒體呼吁,元宵燈會游園日期臨近,期盼廣大游客文明游景區(qū)。(通訊員 朱旭先 記者 范曉林 文/攝)
(責(zé)任編輯 :范源媛)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