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燕子回家路

女子17天騎行2000公里回家

燕子的家人等她回家。
@華西都市報:從北京到南充,2000公里的回家路,川妹子賈燕梅決心用騎自行車的方式來完成。今天(28日)下午,這個勇敢的南充姑娘就將抵達位于南充市龍蟠鎮(zhèn)溫馨的家,回家一詞,因為堅持的力量,因為愛心的傳遞,變得更加有溫度。
已到家鄉(xiāng),看到路牌想哭
南充界。當(dāng)親眼看到藍底白字的三個大字矗立在面前時,燕子的情緒激動到難以自持:“真的到家了,好想好想大聲哭。”如果說十多天前,有人對于一個女孩子騎行2000公里回家的行為還有質(zhì)疑的話,那么現(xiàn)在,這個26歲的川妹子用行動告訴所有人:她回來了,她做到了。
1月27日,騎行了16天的燕子進入了南充界,這意味著她到家了。之前的一天,她剛剛告別了和她同行一路的廣元大哥,不過剩下的路她依然不孤單,因為有南充的騎友來接她。昨日,華西都市報記者撥通了燕子的電話,電話那頭傳來呼呼的風(fēng)聲,可見燕子還在奮力騎行著。“我今晚會到西充,跟這邊的騎友聚一下,明天早上到南充市區(qū),也是跟騎友們一起。”燕子說,“然后估計明天下午我就能回到家里,見到親人們了。”
離家越來越近,燕子的心情也越來越好,她在每日一發(fā)的騎行狀態(tài)里這樣寫道:“倒計時:第二天;地點:蒼溪;目標(biāo):西充;天氣:陰;狀態(tài):5星;速度:超速前進;表情:微笑不止。”自從進入四川地界之后,除了家鄉(xiāng)熟悉的氣息讓燕子倍感舒暢以外,家鄉(xiāng)騎友們的熱情也差點讓她招架不住。
“我真的不知道該怎么說,他們熱情招待我,騰出上班時間來迎接我,還爬了四五公里的坡來接我。我就覺得,誒喲,真的是到家了。”說起熱心騎友們的護駕,燕子激動得有些語無倫次,“特別是蒼溪的孫大哥,據(jù)說是騎游過全國的,這么牛的人,一路上都是他在招呼著沿途的車友在接待我,真的非常感謝他。”
騎行順暢,路越走越溫暖
從北到南,2000公里,燕子一路從冰雪鋪路走到了春暖花開。總有人擔(dān)心,燕子路上會不會遇到什么問題,騎夜路的時候會不會安全,車子的狀況能不能一路挺過來。回憶起這十多天的歸家路,燕子很開心地說:“一路都非常順利,我覺得路越走越寬,越走越溫暖。”
除了第一天騎夜路摔壞了車以外,燕子說騎行途中基本沒有出過什么問題:“扎胎的情況是有,不過這種很普遍,而且跟我同行的大哥會補胎。每到一地遇到專業(yè)的自行車店,店家都會熱心幫我調(diào)試自行車。”
雖然嘴上說著順利,但是實際上對于自己體能特別有信心的燕子也遭遇了身體上的考驗。因為第一天摔壞了車之后是借用了騎友“胡子”的車,人與車的磨合不夠好,導(dǎo)致路上有些耽擱,于是只能趕夜路。“大哥的兒子過年期間要訂婚,我不能拖后腿耽誤他的時間,所以只能靠夜路來趕進度。”回憶起那幾天的艱辛,燕子的語氣卻始終很平靜,“但其實朋友們都不太支持我騎夜路,一是不安全,二是對身體的考驗很大。”
那段時間,燕子感覺非常勞累,大腿肌肉也提前進入了疲勞期,而有一天早上起來眼睛甚至腫成了一條縫。但這些困難在這個一心享受著騎行樂趣的女孩子面前,變得都不那么重要:“適應(yīng)了其實就好了,我一路上不會去考慮路有多么難走,或者有多么辛苦,更多是在享受沿途的風(fēng)景,看著不同的風(fēng)土人情,他們過年團圓的場景,覺得年味更加濃了。”尤其是看到農(nóng)村田間地頭的風(fēng)光,會讓燕子回憶起小時候在自己田地里玩耍的場景,整個人越發(fā)的輕松快樂。
華西都市報記者李昊皎
圖據(jù)燕子微博
(責(zé)任編輯 :范源媛)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