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是新栽石舊栽,竹含蒼翠石含苔。”詩人鄭板橋描繪的宜賓長寧竹石林美景,將在今年國慶節(jié)恢復營運,游客可前往景區(qū)一睹號稱史上最古老石林的芳容,門票僅需58元。
西部竹石林旅游景區(qū)位于四川省長寧縣梅硐鎮(zhèn)境內,是長寧竹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的重要組成部分,由寒武紀和奧陶紀的碳酸鹽發(fā)育而成,既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林景區(qū),又是世界上獨特的竹林石林(竹石林)景區(qū),還是集地表石林、地下溶洞和天坑、地縫“四位一體”的喀斯特旅游景區(qū)、“國家AA級旅游區(qū)”,具有古、奇、秀、全四大特點。
石林的石灰?guī)r形成于寒武紀和奧陶紀,距今有5億年左右的歷史。石林巨石崢嶸,形態(tài)奇特,喀斯特地表和地下景觀齊全,石廊、石橋、石窗,石芽、石蓮、石柱、石峰……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除地表石林外,還有溶洞、暗河、天坑和地縫,以及桫欏、云豹、紅點蟾蜍等國家保護的珍稀動植物。這里的天坑有近10處,最大一處的坑內還居住有20戶人家。地縫有3層,最深處距地面近100米,最窄處不足一米。縫底又有幾條地縫縱橫交錯,人行其中,仿佛進入一個地下迷宮。石林內楠竹森森,苦竹蔽日,形成獨特的秀麗的竹林石林景觀。
西部竹石林旅游景區(qū)規(guī)劃面積83平方公里,包括高簡竹石林核心景區(qū),石垅坡、兩河口桫欏溝、情侶石、千年古榕樹、余澤鴻故居等外圍景區(qū)。高簡核心景區(qū)分為芭蕉洞、人居天坑、苦竹林石林、五子登科、桃園結義、地縫迷宮、楠竹林石林、牛滾凼10大旅游園區(qū),景區(qū)內除擁有竹林竹海、地表石林、地下溶洞、天坑、地縫等自然奇觀外,還有獨特的苗族風情和川滇黔游擊縱隊留下的豐富的紅色文化。
據景區(qū)辦公室負責人丁玲介紹,目前到景區(qū)的水泥公路基本修通,進出方便;為對景區(qū)進行升級改造,公司已投入了1.5億元硬化了景區(qū)道路,建設了游人服務中心、生態(tài)停車場,新建了旅游公廁,路標路牌、安保設施等。
(責任編輯 :任攀攀)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