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內蒙古蒙古族源博物館在額爾古納市開工建設,預計到2015年10月完成建設布展工作。
蒙古族源博物館是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項目的子項目,同時也是“蒙古族源與元朝帝陵綜合研究”項目的一項內容,建成之后將全面展示蒙古族源考古、文物資源和研究成果。
蒙古族源博物館總投資1.5億元,建筑規模1.5萬平方米,采用了蒙古民族最為成熟的穹廬式建筑為藍本,并大量融入當代建筑材料、結構方式,展示蒙古民族的精神意識、生存環境和建筑文化的傳承。
蒙古民族的早期發展史因史料記載少、文獻記載不詳及考古資料零散等原因,研究尚不深入,蒙古民族的起源至今也無準確結論性的定論。近年來,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在內蒙古額爾古納河流域和呼倫貝爾草原上的一系列考古發現,已經確認了蒙古族起源和早期發展相關的考古遺存,如黃火地祭祀遺址、謝爾塔拉墓地、蒙古先人巖畫遺址等。
“蒙古族源與元朝帝陵綜合研究”項目計劃用10年時間,重點在內蒙古呼倫貝爾地區進行系統考古調查、發掘和遺址保護等工作,探尋蒙古族源和帝陵,以加強保護和研究,同時科學地構建起蒙古史前史框架。(記者勿日汗)
(責任編輯 :任攀攀)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