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廣西旅游局獲悉,廣西將通過多項舉措,全力推進巴馬長壽養生國際旅游區建設。
巴馬長壽養生國際旅游區作為廣西區七大精品旅游線路之一——長壽養生旅游線路的核心區域,地處廣西西北部,地理范圍涵蓋巴馬、東蘭、鳳山、天峨、都安、大化等六縣(簡稱巴東鳳天都大)。這里既是廣西旅游資源富礦區的核心地帶,又是世界長壽之鄉、世界地質公園、世界銅鼓之鄉、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和全國著名革命老區。
從統計數據來看,2012年巴馬長壽國際養生旅游區的旅游人數突破了千萬人次,旅游收入突破了90億元,且近兩年都以超過25%的速度不斷增長。
自2007年以來,巴馬長壽養生國際旅游區堅持以“長壽養生”為核心品牌,以“重大項目、重點推動、重要戰略”為主要抓手,努力打造“長壽圣地養生天堂”的國際化旅游品牌。
但在建設巴馬長壽養生國際旅游區的過程中,面臨著許多挑戰:首先是旅游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滯后、旅游開發投資需求不足;其次是旅游資源和產品開發層次低、規模小;最后是旅游產業發展要素不足,綜合效益不明顯。
為了直面這些挑戰并積極推進巴馬長壽養生國際旅游區的建設,《巴馬長壽養生國際旅游區建設行動計劃》里明確了巴馬長壽養生國際旅游區要全力打造一個核心旅游集散中心、兩大精品旅游帶、三大旅游發展區、六大旅游組團、四條旅游環線的“12364”建設目標任務。
完成這些目標任務,則需要通過將巴馬城區建設成一個集吃、住、行、購于一體的高等級長壽養生國際大型游客集散中心,將盤陽河流域、紅水河流域構建成兩大旅游精品帶。著力發展巴馬瑤族自治縣這個富集長壽養生資源的核心區,并在此基礎上構建以巴馬為龍頭的東巴鳳長壽養生旅游金三角。
不僅如此,在聯動發展包括天峨縣、都安瑤族自治縣、大化瑤族自治縣,形成旅游區的南北兩翼后,還能實現巴馬、東蘭、鳳山、天峨、都安、大化縣至少建成6家以上4A級以上景區和休閑養生體驗區的六大旅游組團。通過構建核心環線、南環線、北環線、東環線這四條旅游環線,以巴馬縣城為交通樞紐,發展水運、鐵路、航空等立體交通方式,構建“一軸四射線”綜合交通體系,打造一體化的高效旅游環線網絡。
在完善旅游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方面,主要是以突出地方特色為主。旅游區一方面努力提升賓館飯店設施整體檔次,在旅游接待設施建筑上大力突出地方文化特色,并通過發展鄉村特色餐飲娛樂業來滿足游客的鄉土餐飲需求;另一方面實行地方民族特色的旅行社服務標準化建設及增強旅游信息化建設,不斷地提高旅游信息化服務水平。
為了宣傳巴馬長壽養生國際旅游區“長壽圣地 養生天堂” 這個旅游品牌,使其更有國際化,旅游區不僅通過制作文化特色突出的旅游主題口號和形象標識來突出其在廣西旅游布局上的定位;還嘗試通過推出一批在全區乃至全國有影響的長壽文化旅游節慶和長壽文化圖書、音像、工藝品等文化產品來創新宣傳促銷,適應旅游市場的需求。
巴馬長壽養生國際旅游區的順利建設,不僅需要將基礎建設好,還需要人力、財力、政策等各項的合力配合和相關人才隊伍的培育。旅游區在這些方面也做了不少的功夫。
強化政策扶持,統籌合力推動。在政策扶持方面,旅游區爭取能夠整合區直部門和河池市甚至國家有關項目資金支持相關資金以支持巴馬國際旅游區公益性項目建設。不僅能積極協調有關金融機構把扶持巴馬國際旅游區基礎設施建設作為支農信貸重點,還能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引進有實力、有能力、有發展戰略眼光的旅游企業,不斷地壯大巴馬國際旅游區旅游產業發展規模。
在統籌合力方面,通過整合政策、財力、人才和項目合力開展大會戰工作,對旅游區建設的規劃審批、項目申報、資金落實等項目優先考慮和實施,提高效率,減少中間工作環節,確保重點項目按期落地實施,創建有利于旅游產業發展的政務環境。
加大財政投入,鼓勵多元投資。在財政投入方面,長壽養生旅游區基礎設施建設、旅游宣傳促銷、旅游公共服務建設和重點項目貸款貼息這些要重點投入,且自治區和河池市其他各類財政性專項資金,也要相應的向旅游區建設相關項目傾斜。在堅持政府主導、市場主體、分工負責的原則的基礎上,鼓勵多元投資,可以采取引進外資、合資、合作的方式進行。力求能充分發揮政府資金對旅游資源配置的導向作用,有效引導社會資金投向巴馬國際旅游區。
培育人才隊伍。明確巴馬長壽養生國際旅游區建設離不開人才的培養,力爭培養出一批名導游、名服務員、名廚師、名企業家,逐步建立河池市旅游人才信息庫,推動人力資源合理配置。
巴馬長壽養生國際旅游區以巴馬為龍頭,整合構建東巴鳳長壽養生旅游金三角,聯動發展天峨、大化、都安。旅游區以資源整合為核心,以大項目建設為載體,以促進旅游開發和經濟發展從而實現旅游富民為目標,努力成為國際長壽養生健康旅游目的地之一。展望未來,相信巴馬長壽養生國際旅游區一定會讓人耳目一新,讓愈來愈多的游客流連忘返,讓“長壽圣地養生天堂”的這個旅游品牌愈來愈國際化!(鐘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