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濟南是山東省省會,黃河中下游和環渤海經濟帶南翼的重要戰略城市,國務院公布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山東政治、文化、經濟、金融、教育中心,也是國家批準的沿海開放城市和十五個副省級城市之一。濟南軍區和濟南鐵路局本部位于濟南。濟南位于山東省中西部,具有4000多年的歷史,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是聞名世界的史前文化-龍山文化的發祥地。是“全國城市綜合實力50強”和“全國投資硬環境40優”的城市之一。第十一屆全國運動會舉辦城市和第七屆中國(國際)園林花卉博覽會的主辦城市。
水資源
濟南境內河流較多,主要有黃河、小清河兩大水系。還有南北大沙河,玉符河等河流。湖泊有大明湖、白云湖等。著名的趵突泉就是在濟南。濟南素有“水都”之稱。濟南素以泉水眾多、風景秀麗而聞名天下,據統計有四大泉域,十大泉群,733個天然泉,在國內外城市中罕見,是舉世無雙的天然巖溶泉水博物館。濟南的泉水不僅數量多,而且形態各異,精彩紛呈,有的呈噴涌狀,有的呈瀑布狀,有的呈湖灣狀,眾多清冽甘美的泉水,從城市地下涌出,匯為河流、湖泊。盛水時節,在泉涌密集區,呈現出“家家泉水,戶戶垂楊”、“清泉石上流”的綺麗風光。早在宋代,文學家曾鞏就評價道:“齊多甘泉,冠于天下”,元代地理學家于欽亦稱贊說:“濟南山水甲齊魯,泉甲天下。”清冽甘美的泉水是濟南市的血脈,賦予這座城市靈秀的氣質和旺盛的生命力。同時,濟南的城市發展、歷史沿革、民風民俗也與泉水密切相關,形成了獨特的泉水文化。
歷史文化
濟南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中國有一位原始部落的首領——舜(約公元前22世紀)就誕生與生活在濟南一帶。舜曾在歷山耕作,而歷山即現在的千佛山。趵突泉邊有娥皇、女英祠(約創建于2000年前),又有祀堯、舜、禹的三圣宮。泉水流經之護城河,即是北魏時期的娥英河,河水東流,經過舜井街的南端,北為舜井。如果再往東北遠眺,便可以指向城子崖--龍山文化遺址,也令人想起了制陶能手大舜了。
濟南歷史悠久,是聞名世界的史前文化——龍山文化的發祥地,區域內新石器時代的遺址城子崖,有先于秦長城的齊長城,有被譽為“海內第一名塑”的靈巖寺宋代彩塑羅漢、隋代大佛(位于歷城區大佛村,鑿山而成,建于隋代,為山東第一大佛)。中國首部詩歌總集《詩經》中有譚人所作諷刺詩《大東》,是現存最早的有關濟南的文獻。濟南孝堂山郭氏墓石祠,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地面房屋建筑;隋建四門塔為全國現存最古老的石塔,均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責任編輯 :孟躍亭)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