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煙袋斜街常年吸引大批游客。首席攝影記者 吳寧/攝
“開發商百億拆遷什剎海!什剎海拆走居民建會所!楊梅竹斜街拆不動了!國有公司進入舊城保護工程安的什么心!”針對微博上頻出的“小道”消息,西城區昨天召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重點工程公眾交流會”,就熱點話題逐一答疑,并明確表示,今后會經常舉辦涉及文保區重大項目的公共交流活動,及時披露信息。
關于什剎海改造
“空中胡同”納入一期試點
昨天,“北京中軸線核心保護區什剎海地區”舊城保護示范項目規劃思路在會上公布。項目實施后,什剎海區域沿街將現明清風格,并重現北中軸舊時繁華景象。目前已完成一期試點項目的整體規劃方案,預計建設周期4年。
“什剎海文保區一期試點項目”范圍涵蓋什剎海地安門外大街、煙袋斜街及白米斜街三個街區,是“傳統中軸線”與“京杭大運河”申遺的交會點。該項目選定了六個重要節點作為一期試點項目的項目支撐,包括地百聯大片區、地鐵八號線織補項目(“空中胡同”慢行觀景區)、地安門外大街產業提升及風貌整治、鼓西項目征收、人口疏解及院落騰退等。
答疑一:83億將用在什么地方
什剎海改造項目概算是83億元,其中政府投入25億元,貸款58億元。很多人質疑這83億元到底干什么?有關部門解釋說,這83億元很大一部分用于地安門外大街、中軸線兩側的房產置換項目。
目前很多建筑對“中軸線申遺”影響頗大,需實施改造,但是其產權分散在不同單位,政府只能通過市場行為,以資源置換、入股等方式,獲得改造的權利或進入的機會。
答疑二:為何國企壟斷舊城改造
為改造什剎海文保區和白塔寺文保區,市區政府成立新國企做改造實施主體,市民和專家對此質疑頗多,認為“國有公司是壟斷”。對此,西城區解釋說,文保區實施的項目均不以盈利為目的,所以商業資本很少進入文保區項目。目前來看,國有公司主要的投資一方面是政府投資為主體,另一方面貸款基本使用國家開發銀行的政策性貸款。
其他項目
楊梅竹斜街已騰退529戶
大柵欄“楊梅竹斜街保護修繕項目”是舊城疏解人口的試點工程,從楊梅竹斜街開始,西城區不提“拆遷”字眼。它按照平等自愿、協議騰退的方式疏解居民。目前一共騰退529戶,約占騰退數的30%。其中共有418戶選擇了房源安置,總計使用房源547套。這529戶,市區兩級政府投入了15億元。
由于大量的錢用在騰退住房和補償上,真正用于楊梅竹斜街的建設資金少得可憐。騰退出來的院落將建便民菜站、公廁、養老院。騰退以后,居民也可以把自家院落改造成“北京人家”旅館。
官園花鳥市場改金融用地
白塔寺地區的風貌保護工程昨天也披露詳情:白塔寺藥店降層、官園市場改造及魯南片區試點項目。
白塔寺藥店降層正在進行中,實施后將從地上五層降至地上兩層,亮出白塔。官園市場原為花鳥魚蟲市場,項目實施后將恢復北京四合院建筑形態,由工業用地變更為金融商服用地,用于辦公或經營。官園市場已拆除完畢,下半年即啟動工程建設,預計2014年年底竣工。
什剎海白塔寺“整院騰退”
什剎海“百米斜街片區”改造、白塔寺“魯迅博物館南片”改造,都將實施“自愿疏解”的原則。什剎海和白塔寺將實施整院騰退,如果一個院子中有居民愿意走,有的不愿意走,那這個院子先不騰退。
由于是自愿騰退,因此沒有任何時間表和騰退人數的預設比例。騰退出的整體院落全都保留、修繕,不會拆除。但院里私搭亂建的小廚房、儲藏間和廁所等將全部拆除。針對“拆走了老百姓去建會所”的擔心,有關人員表示,“我們沒有這個打算,因為大環境下誰建會所誰賠錢。”
老城疏解10萬人為誤讀
針對有媒體報道說,“十二五”期間,東西城區要疏解5萬到10萬人。西城區昨天表示,這信息本身就是一個誤讀。西城區只提過人口疏解,并沒有給出過一個指標數字。5萬到10萬人是記者根據安置房的建設情況“推算出來的”。
古建專家專訪
王世仁:我不是“拆派”,也從未受益!
我國著名古建專家王世仁老先生參加了昨天的交流會。他在會上表示,自己從來沒有主張過“拆”,他和他的家庭也沒有從中受益。
“媒體上把我罵得狗血噴頭,說我是拆派,想把北京拆平了。為什么是拆派?因為我的孩子是搞規劃設計的!說拆了以后我的孩子可以賺錢。話是這么說,但始終沒有說出實例,我主張哪片是拆的?我孩子做了哪處的規劃設計?”王世仁坦言,“無從辯白,不知道找誰說這個事,找不著誰給你造謠。”
79歲高齡的王世仁昨天表示想和大家說說心里話:“第一,我從來沒主張拆。相反的我可以舉出100個例子,我保了多少。第二,我和我的家庭絕對沒有在這里有什么利益。”
王世仁表示,文物保護是最容易做的事,也是最難做的。他舉例說:“西城出名的煙袋斜街里外就是重建的,這算什么?還有金融街,拆了一大片,結果把四合院又恢復了一大片,到別的地方搞,這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一些下策。他同時指出,歷史街區文保必須是“保護”和“更新”同時提,因為它不符合現代人居要求的因素太多了。 晨報首席記者 崔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