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山東省旅游局副巡視員周曉明在“聚焦美麗山東——第九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舉行的首場新聞發布會上介紹說,今后,山東省統籌規劃新一輪鄉村游的跨越式發展,以旅游小鎮為切入點、突破點推動城鎮化建設,配備完善旅游及相關功能,突出主題和特色,彰顯文化氛圍,將旅游小鎮建設納入山東新型城鎮化建設全局。

山東省旅游局副巡視員周曉明。中國經濟網 劉舒/攝
山東是農業大省、旅游大省。鄉村旅游起步較早,發展快,遍布山東省的農家樂、漁家樂、采摘觀賞、民俗節慶、特色村、景觀鎮等鄉村旅游業態已成為山東旅游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培育了一批像“膠東漁家”、“山海漁家”等全國知名的鄉村旅游品牌,截止到2012年,山東已建成旅游強鄉鎮248個,旅游特色村284個,農業旅游示范點380個,“好客人家”農家樂627個,鄉村旅游專業合作社315家,全省規;_展鄉村旅游的村莊達到2550個,經營業戶4.8萬戶從業人員20.1萬人,鄉村旅游總收入由2009年的370億元增加到2012年的920億元,年增長35.5%,占當年全省旅游總收入的20.5%,超過農業增加值20%,全省農民人均增收1950元。
周曉明指出,但就目前來看,山東省鄉村旅游發展得還不平衡,開發和經營層次較低,文化底蘊發掘不夠,模式較為單一,還沒有形成一批在全國叫得響的產品品牌。為此山東省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有利于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有利于城鎮化發展,有利于生態文明建設,有利于拉動消費。
完善規劃體系 提升精品品牌發展
周曉明介紹說,最近一個時期,山東省旅游局先后多次召開會議,研究部署發展鄉村旅游工作。首先要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山東省、市、縣、鎮和有條件的村都要編制鄉村旅游發展規劃,形成完善的規劃體系。要建立和落實規劃審批制度,未經批準實施的規劃和項目不享受相關扶持政策。各市規劃建設環城市鄉村旅游游憩帶,重點縣(市、區)面向周邊城市開發鄉村旅游大眾消費產品。省、市和各有關部門投資或引進大企業投資建設的各類文化旅游小鎮、高效農業園、森林公園、水利風景區、濕地公園、海上牧場等,要面向省外或入境高端游客向精品品牌發展方向提升。
完善基礎設施 建設文明鄉村
強化基礎性建設,結合實施“鄉村文明行動”,在現有各類鄉村旅游點率先開展以“三清、四改、四通、五化”(清理糞堆、垃圾堆、柴草堆;改水、改廁、改灶、改圈;通水、通電、通路、通寬帶網;實現硬化、凈化、亮化、綠化、美化)為主要內容的環境整治活動。在鄉村旅游點相對集中區域實施“改廁改廚工程”,優先建設路、水、電、氣、暖、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城市公共交通要向近郊鄉村旅游點延伸,有條件的要開通周末鄉村旅游公交線路。
統一經營管理 營造鄉村旅游大發展
轉變經營管理和發展模式,鼓勵支持以農民家庭為主體,通過自主經營、聯戶經營等多種形式發展鄉村旅游;鼓勵各地按照農民自愿的原則,整合土地、生產工具、管理技術以及房屋等生產要素,組建鄉村旅游專業合作社;鼓勵各類企業、社會團體和工商戶等,采取獨資、合資、合作、承包、租賃、托管等方式,對鄉村旅游實行“統一標準、統一價格、統一接待、統一分配、統一宣傳、統一培訓”管理模式。各級宣傳部門、旅游部門重點搞好宣傳營銷,幫助開拓市場。山東省旅游局將建立“齊魯鄉村游”電子商務營銷平臺,市、縣旅游部門也將建立相應的鄉村旅游網絡營銷平臺。同時還將廣泛組織開展人才培訓,推行鄉村旅游從業人員持證上崗制度,未接受培訓或雖經培訓但成績不合格的,不得上崗。
據了解,近期,山東省政府將出臺相關意見,進一步明確目標、強化政策引導、營造鄉村旅游大發展的良好環境。(文/劉舒)
(責任編輯 :范源媛)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