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臺山世界地質公園

云臺山世界地質公園---白松嶺

云臺山世界地質公園---白松嶺

青龍峽

神農山
焦作,北依太行,南臨黃河,大山大河賦予了她不可多得的旅游資源。這里山雄水秀、地貌奇特、歷史悠久、文化深厚,地下文明積淀層層疊疊,地上文化布落洋洋灑灑,擁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4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9項、不可移動的文物古跡點800多處,是中國開展歷史文化游的勝境佳地。這座城市的361萬勤勞善良的人民攜手創造出了許多非凡佳績,先后摘取了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旅游競爭力百強城市、中國最佳休閑旅游城市等桂冠。
焦作地處中國太行山脈與華北平原的過渡帶,亞熱帶和暖溫帶的交匯處,獨特的地質結構和氣候條件賦予了焦作秀麗多姿的自然山水旅游資源。置身于焦作山水之間,猶如步入了一座雄偉神奇的地質寶庫,又象走進了一部精彩絕倫的山水寶典,品味不盡的青山綠水、高山流水、奇山秀水。焦作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魏晉賢哲“竹林七賢”曾在此縱情山水、嘯傲林泉,首開山水旅游之先河;三國時期著名政治家曹操自此北上太行討伐高干時,曾寫下著名詩篇《苦寒行》,感嘆“北上太行山,艱哉何巍巍”;被中外學者尊崇為“東方文藝復興式圣人”的朱載堉,不戀皇位戀山水,在此潛研音律,創建了“十二平均律”,奠定了近代交響樂的基礎。清代名士陳王廷更是在溫縣陳家溝感悟山水神韻,創立了中華太極拳,經300多年的滄桑變幻后成為目前全人類共同參與人數最多的世界第一武術運動。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三國著名軍事家司馬懿,唐代大詩人李商隱,宋代大畫家郭熙、李唐,元代歷法學家許衡等眾多歷史古跡和名人故里,盡顯焦作文化之厚重,焦作山水之魅力。經過十多年的開發建設,焦作市已有2個5A級旅游景區:云臺山、神農山;3個4A級旅游景區:青天河、圓融寺、嘉應觀。焦作已成為全國5A級旅游景區最多、精品景區最密集的旅游目的地城市。
云臺山是全球首批世界地質公園,國家5A級旅游景區、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國家自然遺產、國家森林公園、國家級獼猴自然保護區、國家水利風景區、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美國大峽谷國家公園姐妹公園;2010年,云臺山景區榮獲全國旅游標準化試點企業稱號,并被河南省政府授予首屆河南省省長質量獎。云臺山景區有亞洲占地面積最大的生態停車場,全國領先的景區數字化系統,可同時容納2000人的景區餐飲中心,目前已經成為中國自然山水景區的典范。
神農山自然風光壯麗多姿,是我國重要的儒道佛文化名山。近兩年來,神農山景區全面提升了景區內涵,先后完善了由紫金頂、龍脊長城、神女峽組成的云陽河游線,同時又著力開發了仙神谷、臨川山兩條游線,核心景區游程增加一倍。去年年底,神農山景區成功創建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
青天河高峽出平湖,既有一川碧水之靈秀,又有幽谷深峽之奇觀。景區不斷挖掘文化內涵,在大泉湖一灣碧水、在東峽自然山水精品廊的基礎上又開發了以天然大佛、北魏古官道為特色的西峽景區,高標準修建了水上休閑餐廳,先后投入2000多萬元全面升級基礎配套設施,景區面貌煥然一新,2011年5月青天河景區成功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
嘉應觀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于清雍正元年。當年雍正皇帝為祭祀龍王、封賞治河功臣,建造了這座規模宏大、純滿族風格的宮廷式建筑群——嘉應觀。嘉應觀集宮、廟、衙、署于一體,建筑風格形似故宮,是黃河流域現存規模最大、規格最高、建筑藝術和文物價值最高的黃河河神廟,被譽為“黃河故宮”。2010年,嘉應觀被批準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
圓融無礙禪寺是中國唯一一處以佛教“圓融”思想命名的北齊皇家寺院,是韓國圓融宗祖庭。圓融寺始建于南北朝北齊太和三年,距今已有1650年的歷史。整座寺院廟宇輝煌、佛塔林立,建筑恢弘大氣。2010年被批準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
經過十年的飛速發展,焦作旅游在國內外具有了較強的影響力,贏得了業內外的廣泛贊譽,創造了中國旅游界“焦作現象”的驚人奇跡。目前,焦作旅游已經形成了比較完備的產業體系和旅游產品,為中原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機。“鄭汴洛焦”精品旅游線路是河南旅游的國際黃金產品,云臺山、少林寺、龍門、清明上河園“四日游”,云臺山、神農山、青天河“三日游”,云臺山、影視城、圓融寺“兩日游”,神農山、青天河“兩日游”等旅游產品深受海內外游客所喜愛。
2010年,焦作各項旅游經濟指標再攀新高,游客接待人數近2000萬人次,實現門票收入近6億元,旅游綜合收入148億元,旅游綜合收入相當于全市GDP的比重達11.8%。目前,焦作旅游正處在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旅游發展后勁十分強勁。六大文化旅游園區建設如火如荼。由北京世貿天階投資有限公司和河南建業集團分別投資50億元的云臺山休閑度假區和綜合服務區項目、由河南建業投資50億元的神農山文化旅游綜合服務區也都動工興建。投資11.5億元的陳家溝太極文化園正在熱火朝天地建設,圓融寺文化旅游區、影視文化旅游區、黃河文化旅游區也都在規劃建設之中。云臺山旅游集團正在規范運營,將于2013年實現上市。投資113億元的焦鄭高速鐵路項目已開工建設,2014年建成后,鄭州到焦作、到云臺山景區的車程都將在半小時之內。鄭西高鐵的開通,把焦作與西安的距離縮短為2小時車程。焦作市中心城區也正在加快配套建設,努力打造國際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太極故里——陳家溝
陳家溝,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溫縣,是中華武術精粹太極拳的發祥地。陳氏太極拳自17世紀由陳家溝人陳王廷創編以來,迄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全國有代表性的楊、吳、武、孫等諸多太極拳流派皆源于此,被國家旅游局列為特種旅游產品,成為河南旅游業發展的兩大拳頭產品之一。1992年至2009年,焦作已成功舉辦了10屆國際太極拳交流大賽,吸引了近百個國家200多個太極拳組織約2萬名太極拳愛好者參加了此項比賽或表演。目前全世界習練太極拳的人數已達到1億人以上,太極拳已成為人類共同參與的、習練人數最多的世界第一武術運動。
萬里黃河第一觀——嘉應觀
嘉應觀,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武陟縣城東南12公里處,總面積9.3平方公里,始建于清雍正元年,是雍正皇帝為祭祀河神,封賞歷代治河功臣而修建的一座集宮、廟、衙于三位一體的黃、淮諸河龍王廟,因建筑風格形似故宮,故有“北京小故宮”之美譽,是黃河流域現存規模最大、規格最高、建筑藝術和文物價值最高的黃河河神廟,故稱萬里黃河第一觀。觀內御碑亭似清朝皇冠,富麗堂皇,亭內御碑鐵胎銅面,二十四龍纏繞,底座為獨角獸,上有清雍正皇帝撰文書丹,制作精致,堪稱中華第一銅碑。
韓愈紀念園
韓愈(A.D768—824),字退之,河內(今焦作孟州人)。韓愈紀念園,位于焦作孟州市西6公里,唐宋八大家之首,唐代杰出的文學家、政治家韓愈即長眠于此。步入韓園大門,就如同步入了豐厚的文化圣地。這里有千年不解的韓墓怪棗之謎,有蜚聲海外的巨型隕石、有生死相依的唐柏雙奇,有書畫、雕刻雙絕的名人字畫碑廊。自1992年第一屆韓愈國際學術研討會舉辦以來,韓園已成為世界韓學研究的中心與基地。
司馬懿故里
司馬懿(179—251),字仲達,河內(今焦作溫縣)人,三國時魏重臣,三國著名軍事家。司馬懿故里——安樂寨,位于焦作溫縣縣城西南13公里,因這里曾是晉宣帝司馬懿的故居,故又稱“司馬故里”。安樂寨有著名的司馬懿得勝鼓,系1700年前司馬懿所創。該鼓運用多種藝術手法塑造了鮮明飽滿的音樂藝術形象,已被列入《中國民族民間樂器曲集成》(國家卷)。
李商隱故里
李商隱(813—858),焦作沁陽市人,晚唐時期極富藝術獨創性的詩人,擅長運用詩歌反映現實生活。李商隱的詩繼承了杜甫七律錘煉嚴謹、沉郁頓挫的特色,又融合了齊梁詩的濃艷色彩以及李賀詩的幻想象征手法,形成了深情綿延、綺麗精工的獨特風格。“相逢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矩成灰淚始干”等千古絕句至今讀來仍意蘊悠長,令人蕩氣回腸。
朱載土育紀念館
朱載土育(1536—1611),河南懷慶府人(今焦作沁陽市人),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孫、鄭藩第六代世子。朱載土育一生刻苦求真,共完成《律學新說》、《算學新說》、《樂律全書》、《醒世詞》等20多部學術巨著。他首創十二平均律,創立“舞學”,曾精確地計算出北京的地理位置、地偏磁角、回歸年長度值和水銀的比重。早在明代,他就為我國贏得了多項世界第一,被中外學者推崇為“東方文藝復興式的圣人”。朱載土育紀念館位于焦作沁陽市區內,距焦作35公里,館內有東、西、中三個陳列室,以介紹朱載土育生平成就為主,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許衡紀念園
許衡(1209—1281),焦作中站區人,元代著名理學家、政治家、天文學家,他一生以從事教育為樂事,在27年的仕途生涯中,他剛正不阿,不附權勢,先后8次入朝作官,又8次辭官歸故里躬耕桑糧。許衡博學多才,在天文、星學、歷法方面均有較高的造詣,曾參與制定了中國歷史上使用時間最長的歷法《授時歷》。許衡紀念園包括許衡墓、許衡公園和許衡廣場。許衡墓位于焦作市區西2公里處,許衡墓地北面、東面是許衡公園和許衡廣場,占地1000余畝。
竹林七賢隱居地——百家巖
魏晉時期,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阮咸、王戎為反對司馬氏的門閥制度,隱居在焦作云臺山百家巖一帶的竹林里。他們寄情山水,在這里交游天下名士長達20年之久,號稱“竹林七賢”,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回歸大自然的文人旅游群體。云臺山百家巖景點仍保留有天門赤壁、天門瀑布、二樂臺、嵇康淬劍石、劉伶醒酒臺、王烈泉、孫登嘯臺、漢獻帝避暑臺、孝女塔等多處山水人文景觀,是云臺山景區一處探古尋幽,旅游休閑的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