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6年河南駐馬店汝南縣梁祝城被列為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后,梁祝鎮政府對“梁祝故里”景區進行了規劃,擬打造成愛情小鎮和千年小鎮。去年,通過社會募捐,建成了入口處牌坊,并且修通了道路,新栽了景區綠化樹。日前,梁祝鎮有關負責人表示,“梁祝故里”景區建設半途而廢,投資失敗,難以為繼。(8月16日中國之聲《央廣新聞》)
這樣的階段性結局,對當地來說是很痛苦的。畢竟,梁祝鎮政府對“梁祝故里”景區建設心儀已久,當地百姓或許也寄望于景區建成之后,倚賴餐飲、住宿、購物等旅游消費來脫貧致富或者改善生活。但是,當地對“梁祝故里”景區的青睞,并不代表投資商的眼光,沒有足夠的商業投資,“梁祝故里”很難橫空出世。不過,該景區建設半途而廢,卻給目前各地仍虛火旺盛的古人故里之爭和如火如荼的人造景觀建設,敲了個警鐘。
近年來,各地在古人甚至包括小說虛擬人物故里之爭上,打得熱火朝天;舅悸凡煌夂跏窍葼幍霉世,然后在這個故里稱謂上大做旅游文章,大興土木建設人造景觀,為地方經濟加碼添稱。實在爭不過了,就干脆直接建一座名人故里旅游區。梁祝鎮先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旋即規劃“梁祝故里”景區項目,與此如出一轍。最近的例證是,湖北襄陽斥資百萬建郭靖、黃蓉雕像;開封擬“舉債千億造新城”。
但是,人造景觀到底價值幾何,是很值得考量的。近年來雄居全國旅游景區收入排行榜前列的,無一不是自然景區,根本找不到人造景區的影子。相反,人造景觀卻不乏因門可羅雀而被轟然拆除的例子,譬如2007年山東威海拆除了存在近15年的人造景觀“華夏帝王宮”;2008年杭州拆除了興建16年的“中華石窟集萃園”;2009年徐州拆除了人造景觀“大榕樹”;2011年廈門拆除了鼓浪嶼全長147米的人造景觀“金帶長廊”……
幾年前,?谑衅扔诶暇包c沒有吸引力、新景點又不多的旅游資源窘境,曾試圖有所突破。有人認為“海口最需要建的,就是建一座山”,而且是在市區內建一座“標志性”的山。海口市旅游局的回應是,旅游項目的建設要順應市場需要,不能想到什么就做什么,人造景觀已經不被市場認可了,專門去打造一個景點的成功事例并不多。應該說,在全國旅游資源建設高溫不退的環境中,?诼糜尉帜苡腥绱饲逍训恼J識,是難能可貴的。
隨著帶薪休假等制度的完善和“國民休閑計劃”的起步,旅游市場或將持續升溫。而且,中高收入群體投資意愿受到抑制后,在轉移消費目標中,日趨成為生活必需品的旅游產品成為主要選擇,使得近年來全國旅游收入保持在兩位數的增長速度,一些地方旅游收入已經占到GDP的10%以上。但是,火熱的旅游市場并不是各地大舉興建人造景觀的理由和契機,恰恰相反,卻需要審時度勢的冷靜和理性。各地不斷拆除人造景觀和“梁祝故里”半途而廢警示我們,沖動的懲罰遲早會來。
(責任編輯 :范源媛)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