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氣溫回升,全國旅游景點接待游客數量大幅增長,旅游旺季如期而至。為促進旅游業持續健康發展,全國人大常委會于4月25日表決通過了中國首部規范旅游市場秩序的《旅游法》。該法對旅游生態維護及游客安全保障等方面作出了明確規定。《旅游法》第三章二十一條規定“對自然資源和文物等人文資源進行旅游利用,必須嚴格遵守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符合資源、生態保護和文物安全的要求”。第六章七十九條明確了旅游經營者是旅游安全的直接責任主體,承擔旅游經營的綜合安全保障義務。記者在走訪遼寧省各景區對于《旅游法》的落實情況中發現,清原紅河谷漂流目前雖處于休漂狀態,卻秉持“生態為重,環保先行;游客為本,安全第一“的經營理念, 推動景區生態保護、游客安全保障等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
生態為重,環保先行
針對《旅游法》的相關規定,記者采訪了遼寧清原紅河峽谷漂流旅游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中南先生,他表示:景區堅持一貫作風,配合縣政府做好旅游區內的封山育林、護林防火、病蟲害防治等工作,維持紅河谷國家森林公園的良好生態環境。清原紅河谷漂流景區目前有一支40余人的環衛隊伍,并配備灑水車、吸塵車、清掃車、垃圾壓縮車等一系列現代保潔設施,實現運營期間景區污染物“零排放”。景區內設有多處環保廁所,由專車定時清運;漂流河道內產生的垃圾每天有保潔人員進行清理;游客洗浴的熱水供應均采用環保型鍋爐,洗浴時不得使用洗發水、浴液等容易對水質造成污染的化學洗滌用品;餐飲部使用的餐盒均為可降解型環保餐盒,同時景區內每天產生的所有垃圾均由垃圾車清運到景區外的指定地點。
游客為本,安全第一
清原紅河谷漂流為保障游客安全,制定了救援、搶險、攔截、逃生四大安全預案,并投資1400萬元建立覆蓋整個景區的視頻監控系統,為景區安全提供了“千里眼”、“順風耳”。游客一旦遇險,將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安全部門會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進行救護。此外,景區在日常運營中,會定期檢查漂流設備的適航狀態,在可能發生危險的漂流區域,安排4至5名護漂人員,配備對講機、急救箱、救生繩等救援設備,并在漂流尾點設有醫療站,配有救護車、擔架、急救藥品及必要的手術器械。在完善的安全系統護航下,景區運營十年中經歷特大洪水的考驗,依舊保持著零傷亡、零事故的紀錄。
據了解,清原紅河谷漂流地處長白山余脈的紅河谷國家森林公園內,隸屬于渾河水系。而渾河是清原境內流域和流量最大的常流河,其上游的遼寧省實驗林場森林覆蓋率達96.8%,為漂流提供了充沛、無污染的水源。漂流全長12.8公里,平均水深0.8米,有緩段和急段各20個,40余段水域緩急交錯,是我國北方罕見的天然漂流場所,該景區將于本月25日正式開漂。
(責任編輯 :范源媛)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