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03 西安市申遺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表示,涉及拆遷的主要是寺院近些年的新建筑

西安興教寺因葬有玄奘法師靈骨,在世界宗教界占有重要地位
專家怒斥當地借申遺幌子行開發之實
唐僧埋骨古剎拆遷風波
來源:湖南廣播電視臺-《法制周報》
《法制周報》首席記者 蔣格偉 文/圖 發自西安
一紙拆遷通知激起千層浪。3月8日,興教寺收到陜西西安市長安區民宗局限期拆遷的通知。通知要求興教寺的整個拆除工程在5月30日之前完成。這座因葬有玄奘法師靈骨,在世界宗教界占有重要地位的千年古剎,其命運如何立即引起廣泛關注。
圍繞著拆遷背后的真相,興教寺與當地有關部門各執一詞:是為了申遺,還是商業開發?是為了更好地保護古寺,還是為了經濟利益?
11日,興教寺向當地政府部門遞交退出申遺申請的報告。“我們一貫態度是支持申遺,但如果申遺需要毀壞我們吃住的場所,我們只能選擇退出。”(法制周報新聞熱線:0731-84802117)4月13日,西安興教寺寬樹法師在接受《法制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截至記者發稿,西安相關部門并未就興教寺的拆留給出一個明確回應,只是辯稱“拆遷的是違法建筑”,“不存在商業項目運作”。
“類似興教寺拆遷事件,實質上是一種‘官商共謀、各取所需’的畸形發展模式。”山東學者寇軍侯斥責,當地政府不應為了官員一時的政績、商家一時的私利,毀壞傳承數千年的文化遺產。
◎今年3月7日,西安市各相關部門到興教寺視察落實申遺工作。次日,興教寺收到長安區民宗局限期拆遷的通知。通知要求興教寺的整個拆除工程在5月30日之前完成。
◎輿論的焦點由興教寺的拆遷轉移到一個“宗教搭臺、經濟唱戲”的商業項目——預計投資過億的“興教寺佛教文化旅游景區建設項目”上。
◎“為了申遺就拆遷興教寺,破壞正常的宗教活動,那么留下一個沒有宗教文化內容的空殼,就算申遺成功了又有何用?”時評人士包佳俊指出,打著申遺幌子而行建筑開發之實令人生怒。
興教寺要求退出申遺
2007年,興教寺被陜西省列入“絲綢之路聯合申遺”項目的名單,一開始,興教寺對此表示支持。
“最初相關部門只是說治理環境,改造塔院和寺內的地面,沒提拆建筑的事,我們都很高興。”興教寺寬樹法師說。
2012年,一份名為《西安市長安區絲綢之路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領導小組關于興教寺塔申遺工作任務安排的通知》(下文簡稱《通知》)的文件送達興教寺時,寺院上下都傻眼了,按照《通知》規劃,寺院西邊的僧人生活區共約4000平方米,將全部被拆除。(法制周報新聞熱線:0731-84802117)
玄奘塔后三藏院兩邊的陪殿和垂花門要拆除,只保留大遍覺堂。中院要拆齋堂、灶房和聞慧堂。東院要拆除禪堂。
此外,按照《通知》內容,安放興教寺名僧常明法師靈骨的方丈樓要拆除。保留下來的大遍覺堂內部陳設要做大的調整,這里現供著一尊玄奘法師像,還有許多塑在墻上的懸塑像,講述的是玄奘法師的生平。按照申遺規劃,大遍覺堂將被改為陳列室,堂內所有塑像都要被移出。
“東院的禪堂是我們平常打坐的地方,每年要使用6個月左右。大遍覺堂的塑像都要移出來,那些墻上的懸塑肯定要被破壞。”寬樹法師說。
今年3月7日,西安市各相關部門到興教寺視察落實申遺工作。次日,興教寺收到長安區民宗局限期拆遷的通知。通知要求興教寺的整個拆除工程在5月30日之前完成。
“吃住的場所沒有了,拿什么去支持申遺?”寬樹法師介紹,興教寺11日向西安市長安區文物宗教局提出了退出申遺的報告。報告稱,“本寺院的實際情況和現狀,與申遺要求有一定差距。”
據悉,興教寺是唐代樊川八大寺院之首,也稱護國興教寺,是唐代著名翻譯家、旅行家玄奘法師埋骨之地。(法制周報新聞熱線:0731-84802117)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佛教人士游覽和瞻仰玄奘遺跡的勝地。
2.3億商業項目疑云
輿論的焦點由興教寺的拆遷轉移到一個宗教搭臺經濟唱戲的商業項目——預計投資過億的“興教寺佛教文化旅游景區建設項目”上。
據媒體報道稱,2011年11月7日,西安市長安區政府在答復網友時提到,曲江文化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屬的子公司大明宮集團將投資建設的興教寺佛教文化旅游景區項目,占地面積412畝,建成后將成為集佛教文化、佛教養生、佛教旅游為一體的高規格旅游文化景區。
興教寺佛教文化旅游景區建設項目是2011年中國東西部合作與投資貿易洽談會長安區項目集中簽約成果,《西安日報》公布的《2011年西洽會長安區項目集中簽約成果》也顯示該項目的存在。
同時,資料顯示,該項目由曲江文化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負責。作為業內知名的曲江文投曾主導“曲江模式”,即先在歷史文物附近圈地,炒作文化概念,后進行招商引資,打造項目使得地價升值。這一模式全國知名,亦飽受爭議。
另據記者查閱長安區官方網站獲悉,2012年3月由長安區招商局發布的文件《西安興教寺旅游區項目》顯示,西安市政府同意實施建設該項目,“興教寺塔為絲綢之路多國聯合申請世界文化遺產項目中重要的文物點。(法制周報新聞熱線:0731-84802117)周邊自然資源豐富,可以實現佛教文化遺存與自然環境有機結合。”
在該文件中,項目總投資達到了2.3億元人民幣,包括土地成本和工程施工成本。該文件計算,項目年營業收入為4500萬元,初步測算年盈利可達3000萬元,在6年內全部收回投資。文件還提到,項目合作方式為合作和獨資,負責部門為長安區民宗局和杜曲街道辦。
對于外界對商業項目的質疑,西安市長安區民族宗教事務局局長張寧向記者表示,“興教寺2007年就被列入申遺項目范疇,但是這么多年也沒有動靜,所以我們有過打造佛教旅游區的設想。但在2012年11月,我們接到通知說申遺工作啟動了,這項開發計劃也就立即停止了。”
而作為商業項目負責方的曲江文化10日發表聲明稱,其沒有參與興教寺的保護及周邊環境改造工作,不存在運作“拆遷”興教寺。
文物部門稱
拆遷的為違法建筑
面對洶涌的民意,4月11日下午,西安市文物局在其官方網站發布了《興教寺申遺相關情況說明 》,并表示遺產的真實性、完整性、科學有效的管理,以及利益相關者的支持等是世界遺產申報的基本要求,興教寺的申遺工作將在充分尊重寺院意愿的情況下進行。
與此同時,西安市申遺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在11日下午也就拆遷一事發表了聲明。(法制周報新聞熱線:0731-84802117)聲明中表示,按照國家批準的申遺管理規劃,寺院內玄奘塔、窺基塔、圓測塔等建筑,承載了興教寺塔申遺的主體信息,一定要加強保護管理和科學維護。
西安市申遺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表示,涉及拆遷的主要是寺院近些年的新建筑,這些建筑由于體量、密度過大,與興教寺塔環境風貌不相協調,西安市將按照保護規劃要求,在與寺院達成一致意見的情況下拆除;但對于一些雖為新建但與風貌協調尚好的,仍將給予保留。
“這次規劃中要拆遷的部分事實上都是違法建筑。”針對興教寺內多座新建筑問題,西安市文物部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員向本報記者表示,“在其建設之中曾多次要求停止,待規劃批復后再建,但是寺院方面多年來沒有認真執行。興教寺的三藏院與齋堂等都沒報規劃,法院曾就此作出過停止違建的裁決。”
而對此觀點,寬樹法師表示,事實上這些新的建筑都是原地重建或者修復,建設之初都按程序向有關主管部門報批。
據悉,長安區民族宗教事務局收到興教寺退出申遺申請后,已將此申請向上級機關遞交。“我們會把這個申請遞交到國家文物總局,根據最后的結果與興教寺進行溝通,在沒有達成共識之前,我們絕不會動興教寺的一磚一瓦。”張寧說。
是否退出申遺
由當地政府定
中國佛教協會11日就西安興教寺塔申遺區整治問題表示,強烈反對強拆興教寺建筑和設施的行為。(法制周報新聞熱線:0731-84802117)
同時,國家宗教事務局新聞發言人11日晚就西安興教寺限期“拆遷”一事做出回應,稱已注意到媒體相關報道。國家宗教事務局網站當晚刊登消息稱:“我局已經注意到媒體相關報道,并要求陜西省宗教局實地調查了解情況,協調當地有關部門聽取包括佛教界在內的各方意見,依照相關法規和政策規定妥善處理。”
“興教寺的退出申請已經遞送到西安市政府,并正在進行討論。我認為興教寺這個時候提出退出是不合時宜的。”4月13日,西安市申遺辦公室相關負責人馮健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個項目是中國和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三個國家聯合申請的,而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經正式接受了該項目的申遺文本,也就意味著正式立項了,如果興教寺堅持退出,無法預測這一跨國申遺項目能否成功。”
馮健同時表示,興教寺作為申遺項目的利益相關者,可以表達自己的觀點,但按照《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操作指南規定,當地政府才是申遺的責任主體。換句話說,是否退出申遺,最終還是由當地政府來決定。
興教寺的拆與留,引發各界熱議。
4月15日,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會長星云大師在個人微博上發表了對西安興教寺拆遷事件的看法:“每一個古代建筑,都會因應需要,慢慢地擴建擴增,既然擴建到現在的樣子,就不該拆除它。希望能對工作了解后,有個和平的解決辦法。中國的土地之大,不能連一個玄奘的興教寺都不能容。”
中國佛教協會常務理事、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執行副所長圣凱法師在事件發生后,一方面奔走呼吁阻止拆遷奪寺,另一方面撰寫護法宏文,指出有關部門在此問題上錯誤及解決強拆事件的出路。
比之佛學界的呼聲,時評界來得更加尖銳、直接。
“為了申遺就拆遷興教寺,破壞正常的宗教活動,那么留下一個沒有宗教文化內容的空殼,就算申遺成功了又有何用?”時評人士包佳俊指出,打著申遺幌子拆除古剎而行建筑開發之實令人生怒。
“類似興教寺拆遷事件,實質上是一種‘官商共謀、各取所需’的畸形發展模式,即通過商業化開發,地方政府從中撈取經濟增長的政績,商家則從中賺個盆滿缽滿。”山東學者寇軍侯斥責,這種發展模式贏得的只是經濟一時的增長、官員一時的政績、商家一時的私利,毀壞的卻是傳承數千年的文化遺產。
截至記者發稿,當地政府并未就興教寺拆留問題作出明確答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