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燈初上,身著華服的“文成公主”和“松贊干布”率宮女和侍衛巡街,藏戲、宣舞等數十種非遺歌舞表演緊隨其后,讓游客們沉浸其中;拉薩啤酒節現場,演員們忘情唱跳,一桌桌客人邊看表演邊大快朵頤;在“拉薩不夜城”,數百米的街道上人流往來如梭,西藏好物、特色美食、潮玩項目讓人目不暇接……高原古城拉薩,夜經濟蓬勃發展。
拉薩市商務局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6月,拉薩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231.52億元,同比增長4.5%。夜間消費占到了全天消費總額的68%。為充分挖掘夜間消費資源,拉薩通過培育、建設、提升一批高質量夜間經濟活力區、夜間經濟活力點,加快建立夜間經濟產業體系。目前,拉薩已建成夜間經濟活力區7處,夜間經濟活力點10處。
深度融合
悠長的藏戲唱腔、傳承千年的舞步……“拉薩不夜城”開街首日,一個個非遺節目輪番表演。在領舞者的帶領下,游客和市民還圍成圓圈,跳起歡快的鍋莊。
來自廣東的張建明跳著鍋莊,沉醉在西藏獨特的文化魅力中。“沒想到西藏的夜市這么有意思。”張建明說,這里既有美食的盛宴,也有文化的盛宴,還能選購西藏特產。
在西藏好物區域,一塊塊外形如“瑪尼石”的手工皂十分吸睛。攤主白瑪措吉介紹,原材料中的酥油、青稞、紅景天和湖鹽,均產自西藏。因原料的西藏特色,產品很受消費者歡迎。如今,白瑪措吉還準備推出綠松石和天珠造型的手工皂,開發藏香香包、身體磨砂膏等新產品。
“利用西藏原料做好產品,讓消費者感受高原魅力。”白瑪措吉說這是她的心愿。
在特色餐飲區域,熱騰騰的銅鍋里涮著地道的牦牛肉,質樸厚重的石鍋里煮著美味的石鍋雞,還有酸奶、青稞食品等,高原美食吸引著來自天南海北的消費者。
無論是業態布局還是選址,“拉薩不夜城”項目都貫穿著文旅商融合的理念。拉薩市商務局市場體系建設科科長李乃軒介紹,不夜城項目選址宇拓路,連接著布達拉宮和大昭寺兩大地標,是拉薩乃至西藏最知名的商業街,有著文旅商深度融合的基礎。以“潮流煙火氣”為主題,項目引進169個攤位,包括創意集裝箱、定制餐車、特色經營屋和開放式攤位四種類型,分為西藏好物、特色餐飲、潮流街區三大主題。開街首日,人流量達5.5萬人次,營業額上百萬元。
這僅是拉薩夜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慈覺林藏院風情街、拉薩啤酒節……一個個夜間消費新場景和新業態無不體現著文旅商深度融合的邏輯。陜西中商聯商業研究院院長侯治國認為,拉薩夜經濟的可持續亮點在于其自然稟賦與文化基因的稀缺性融合。“高原星空與城市燈火交織的獨特場景、藏文化符號如布達拉宮、八廓街等與夜間消費的深度交融,以及業態兼顧文旅與大眾生活的平衡,是其不可復制的核心競爭力。”侯治國說。
完善配套
沿著慈覺林藏院風情街拾級而上,記者看到,不僅攤位煥然一新,還新增了長椅等供游客休息的設施。
“通過完善配套,提升園區的便利度和游客的舒適感。”慈覺林藏院風情街的運營方拉薩市和美布達拉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文兵說,街區有30多個攤位,每個攤位每晚平均營業額達1300元。
慈覺林藏院風情街作為以文化旅游為主題的商業區,依托文成公主劇場,不斷完善配套,形成了“觀劇+體驗”復合型文旅產業結構,目前已建成集民俗文化展示、民族手工藝品產銷、演藝娛樂、酒店休閑、商貿觀光、生活服務于一體的旅游休閑區,并獲批拉薩市夜經濟活力區,得到了200萬元補貼。運營方將補貼用于景觀提升、網紅打卡點、游客休息區和服務點的建設。
走進“拉薩不夜城”,攤位整齊劃一有序排列,各個餐車明廚亮灶,水電氣油煙機等設施一應俱全。在雪域石鍋雞餐車,負責人王健尖一邊配菜一邊介紹,餐車的設施齊全,周邊的衛生隨時有人打掃,配套很完善,經營起來省心。
拉薩全面加強和提升夜經濟集聚區的水電氣供給、污水排放、廚余垃圾收集、餐飲油煙處理、生活垃圾收集等配套設施。全市各級各部門將夜間經濟活力區和活力點優先納入硬件提升、環境美化的重點保障范圍。市(縣)兩級財政和部門利用專項資金扶持夜間經濟活力區和活力點發展,縣(區)級財政配套安排扶持資金對硬件設施提升、企業延時經營進行補貼。將美化夜間經濟活力區的商戶外墻造景燈、公益性廣告、裝飾性照明設施等非經營性用電接入城市公共電網,由各級財政承擔費用。
針對夜間出行問題,拉薩增設了夜間公交線路;針對“停車難”,相關部門推出了夜間經濟街區3小時免費停車、重要商圈周邊道路停車靈活管控等舉措。
打造品牌
每逢周末,家住柳梧新區的市民王韜就會帶著家人來到拉薩啤酒節現場,邊看表演邊品嘗美食,享受拉薩夜晚的美好。
7月中旬,拉薩啤酒有限公司開始舉辦啤酒節,涵蓋啤酒暢飲、美食體驗、音樂演出、文創市集、非遺展演、娛樂直播互動等多個板塊。同時,開幕前兩周還有千架無人機和裸眼燈光秀壓軸表演。截至目前,既有民族味道又有現代氣息的新消費場景吸引了超過25萬人次前來體驗和消費,各攤位日均營業額達萬元以上。
拉薩啤酒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通過“節日化、場景化、年輕化”內容設計,打造“邊喝啤酒邊看演出、邊品美食邊感受文化”的復合型城市生活體驗,把活動打造成拉薩標志性“城市節日IP”,助力夜經濟和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希望借助夜經濟發展的東風,讓自己的餐飲品牌更上一層樓。”西藏藏宮餐飲文藝有限公司負責人索南說。為此,公司旗下品牌藏禧牛入駐了“拉薩不夜城”,主營銅鍋涮牦牛肉。自入駐以來,每晚平均銷售150鍋以上。索南說,夜市的管理規范,品牌定位明確。他相信隨著“拉薩不夜城”品牌的叫響,他的餐飲生意也會越做越好。
拉薩市商務局希望將“拉薩不夜城”打造成為一張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夜間經濟”金名片,使其成為帶動本地就業、促進特色產業發展、滿足市民游客多元化消費需求、展現拉薩獨特魅力的永不落幕的城市IP,為拉薩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持久動力。拉薩市商務部門將通過配套發放消費券、優化街區智慧管理服務等一攬子舉措,持續激發街區活力,放大項目帶動效應。
去年,拉薩市出臺了《加快推動夜間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著力構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特色鮮明、業態豐富、管理規范的夜間經濟發展體系。
“到今年,全市將建成10個高品質夜間經濟活力區、20個夜間經濟活力點,將‘夜享拉薩’打造成為全國知名的夜間經濟品牌。”拉薩市商務局局長葉海纓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