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時分,渭水潺潺,落日余暉灑滿街道。坐落在陜西省寶雞市石鼓山腳下的陳倉老街燈光次第亮起,老火車頭靜靜佇立,仿佛在等待下一次鳴笛啟程的時刻。游人三五成群,穿梭于街巷之間,紅燈籠輕輕搖曳,商鋪招牌在暖光中投下剪影,好似一幀幀復古的電影畫面。
寶雞,古稱陳倉,陳倉老街由此得名。作為寶雞市石鼓文化城的一部分,陳倉老街依據一組老照片而建,復刻了民國時期寶雞的城市風貌。從人民電影院、陳倉公寓到寶雞縣署、中山路老景,重現了昔日寶雞的建筑輪廓與城市肌理,融入現代設計與文旅場景,為游客提供一場可漫步、可觸摸的“時空穿越”。
“我們看到的這個蒸汽火車頭,是由唐山工廠在MA6型機車基礎上改造而來。寶雞曾是西部重要鐵路樞紐,火車在寶雞的發展歷史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我們特意將老式火車作為老街地標。”陳倉老街運營部主管王超指著街口的火車造景說。
陳倉老街北依渭水,西望青銅器博物院,地處石鼓文化廊橋南端,連接寶雞新老城區。從空中俯瞰,老街如一軸長卷徐徐鋪開,巷道錯落有致、建筑風格統一?!皩氹u這座城市歷史悠久,陳倉老街就是我們重啟地方記憶、展示城市風格的一種嘗試。”王超說。
老街不只是歷史的留影,更是城市煙火氣的承載。捌玖拾小吃街匯聚了各地的特色小吃,從鳳翔的臘汁面、岐山的臊子面到太白的漿水面、眉縣的油潑面,每一口都能嘗到不同風情?,F拌的冰粉配上山楂碎、紅糖漿,清涼解暑;一碗熱氣騰騰的寶雞扯面筋道入味;香酥脆甜的小米酥是不少外地游客想帶走的“寶雞味道”……老式麻花鋪前,香氣四溢,食客排起了長隊?!拔以谶@里賣了七八年麻花,節假日顧客特別多。”攤主田婷一邊熟練地給顧客打包麻花,一邊笑著說,“我們用的油和面是老街統一采購的,質量有保障,我也愿意把這門手藝帶到老街。”她介紹,陳倉老街為不少像她這樣的美食手藝人提供了展示和創業的平臺,也吸引了不少游客專程來此尋覓老味道。
走進街區深處,各類非遺體驗空間交錯分布,鳳翔泥塑、馬勺臉譜、皮影雕刻等非遺代表性項目吸引游客駐足觀賞。每逢周末或節假日,各類表演和活動層出不窮,街頭藝人現場表演,皮影戲、打鐵花、光影水幕投影秀等讓陳倉老街成為“來得了、住得下、玩得晚、愿再來”的所在。
“我們打造的是一條能生活、可體驗的老街,而不僅僅是復古展陳。”王超介紹,陳倉老街如今已集聚130多家商戶,涵蓋文化創意、美食娛樂、親子游樂等多種業態。逛青銅器博物院、游陳倉老街,已成為一座城市講述故事的新方式。
夜色漸濃,沿茵香河緩緩行走,水面映出五光十色的街燈倒影。陳倉老街不僅讓“老寶雞”重新走進大眾視野,更借助文旅融合的發展機遇,讓這座寶藏小城煥發新的生機。街景流轉、游人如織,一段段時光的故事,正緩緩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