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西隆安縣布泉鄉的青山綠水間,一座獨具民族特色的民宿“九龍客棧”點綴其中,成為當地鄉村旅游一道亮麗風景線。客棧自今年3月開業以來便受到游客歡迎,假期已是一房難求。
九龍客棧項目采用“顧問幫扶+村集體運營”的創新模式,既引入專業團隊,又積極吸納本地村民參與運營。“在客棧工作既能賺錢,離家又近,還很方便照顧家庭。”村民龍鳳珍說。該項目預計每年為村集體增收20萬元以上,并帶動周邊旅游、餐飲、住宿等相關產業的發展。
“我們依托布泉鄉優質的自然資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蘊,精心打造了這座融入壯族‘那’文化元素的九龍客棧,為鄉村旅游注入了新活力。”布泉鄉龍會村黨總支部書記陸有珍說。目前,龍會村正積極整合布泉河步道、刺猬洞等周邊資源,打造集民俗體驗、生態觀光與紅色文化于一體的旅游帶。
九龍客棧的運營是隆安農文旅融合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隆安縣依托良好生態與文化底蘊,大力推進“農業+文旅”融合發展。
在隆安縣那桐鎮金穗火龍果產業示范區,大大小小的火龍果掛滿枝頭,該示范區創新開發了萬畝火龍果燈光觀賞、親子拓展基地等特色項目。
隆安依托水果基地和產業集群,將農業與旅游業深度結合,讓游客在農旅體驗中感受現代農業科技與鄉村生態美,走出了一條集生產、研究、旅游于一體的鄉村旅游新路。
在文化旅游方面,隆安縣深入挖掘獨具特色的“那”文化資源,持續舉辦“那”文化旅游節,精心設計多條精品旅游路線。同時,紅色文化旅游也快速發展,經過修繕的“中共隆安縣特別支部委員會成立暨第一次會議舊址”已成為當地重要的革命傳統教育和黨史教育基地。
農文旅融合與特色文化品牌的打造,顯著提升了隆安旅游吸引力,2024年,隆安縣共接待游客347.4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30.29億元,文旅產業呈現良好發展態勢。
有燈火璀璨的萬畝火龍果燈海,有碧水流淌的布泉河,有風情濃郁的特色民宿……隆安縣正通過創新思維有效整合資源,走出一條農業有風景、文化有活力、鄉村有溫度的振興之路。這座右江河畔的縣城,正以其農文旅融合發展的生動實踐,扎實地繪就著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