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人們的旅游出行越發依賴互聯網。通過互聯網預訂車票、酒店,查看旅游路線,購買旅游產品等,已經成為絕大多數人出行前的“必修課”。
據相關部門預計,“十三五”期間,我國在線旅游交易覆蓋總人數和市場總規模將翻兩番,有望突破6億人和1萬億元。
“互聯網+”與旅游市場
通俗的說,“互聯網+”就是“互聯網+各個傳統行業”,但這并不是簡單的兩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術讓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創造新的發展生態。它代表一種新的社會形態,即充分發揮互聯網在社會資源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社會各域之中,提升全社會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
內蒙古“互聯網+”旅游發展
旅游是一種體驗,更是一種產品,與“互聯網+”結合最緊密,與游客距離最近的,一方面是旅游營銷,一方面就是旅游電子商務。旅游電子商務在百度百科上的定義是:利用先進的計算機網絡及通信技術和電子商務的基礎環境,整合旅游企業的內部和外部的資源,擴大旅游信息的傳播和推廣,實現旅游產品的在線發布和銷售,為旅游者與旅游企業之間提供一個知識共享,增進交流與交互平臺的網絡化運營模式。
相比傳統出行模式,旅游電商平臺的產品和服務更具有價格優勢。旅游電商解決的根本問題是游客與旅游服務業之間的信息不對稱,信息不對稱就會導致價值不對等。電商的透明化可以降低購買服務者對產品的認知成本,以最快最簡潔的方式將產品價值傳輸給予消費者。并通過對多方面資源(如交通、門票、住宿、餐飲等)進行整合,通過電子信息技術降低了旅游企業自身的運行、宣傳、銷售成本,克服了傳統旅游業宣傳力度少、覆蓋面窄、復購率低等劣勢,有利于形成旅游品牌。如我們熟知的攜程、同程、去哪兒、途牛、驢媽媽、飛豬、螞蜂窩等,也如現階段抖音等平臺出現的“爆款民宿”等新興流量平臺。
在內蒙古旅游產業方面,在線旅游環境在“互聯網+”的大潮下不斷發展。從2015年起,自治區旅發委從整合營銷層面發力,布局渠道,廣泛營銷。利用新媒體平臺打響內蒙古旅游知名度;2016年,內蒙古旅游新媒體位居全國前列,內蒙古旅游萬里巡展走進多個南方城市,“北疆天路”營銷整合四大區域精品旅游資源,在社交媒體上掀起一陣又一陣分享熱潮;2017年年初,在內蒙古自治區旅游發展大會上,李紀恒書記做了題為《搶抓新機遇 謀求新跨越 把內蒙古打造成為國內外知名旅游目的地》的講話,他在講話中特別提到:“要強化“旅游+互聯網”的思維,做到數據共享、資源共享,實現旅游服務和管理全程覆蓋、全域覆蓋。”會上,《內蒙古自治區“十三五”旅游業發展規劃》正式公布。年末,內蒙古自治區“十三五”旅游信息化發展綱要緊鑼密鼓的制訂,全區4A級以上景區基本接入國家檢測平臺,冬季旅游營銷、四季旅游、冰雪天路、冬季那達慕進一步帶火冬季旅游市場。
2018年自治區旅發委制定了“花季旅游”系列活動方案,并推出“內蒙古味道”美食品牌。進一步整合帶動自治區旅游產業集約化、現代化、規模化發展,并將內蒙古一系列旅游資源放到線上,內蒙古電子商務促進會還通過創業就業培訓指導,在線平臺搭建與整合、新媒體營銷等方式扶助偏遠農牧區以及中小旅游企業的創業就業。通過近一年的努力,內蒙古旅游知名度、影響力迅速提升,線上營銷渠道更加通暢,進一步刺激了內蒙古的線上旅游產業發展。
但與此同時,內蒙古地處祖國正北方,部分旅游產品季節屬性強、服務滯后、與內地距離遠、維權存在更多的成本、人力資源短缺、部分好的旅游資源宣傳滯后、宣傳成本高昂等弊端也逐漸凸顯。同時,人們對旅游電商平臺提供的產品抱有信用安全顧慮。如:旅游公司景點描述不符,旅游團夸大宣傳,紀念品以次充好,說好的非購物團帶去各種手段強迫消費等。如何保證旅游企業在網絡上的宣傳所述屬實,如何保證旅游公司本身的信用,成為進一步開拓旅游在線市場的問題。
同時,電商還有部分額外功能,可以說是一把“雙刃劍”。由于開放的評價體系,消費者對提供服務主體的真實評價也是消費者選擇的一部分原因。在線評價體系亦可以是對產品最好的廣告宣傳,因為消費者的體驗可能讓潛在購買者產生共鳴,同時旅游服務機構或景點運營機構一方面受到了市場的監督,一方面通過評價來反向督促服務主體改善自身服務能力、提高服務質量。
正是由于“互聯網+”,才讓旅游的玩法和“打法”有了更多可能,為此,政府層面一直在積極探索如何規范化運營旅游市場,讓內蒙古旅游成為拉動自治區經濟增長的新引擎;自治區旅發委也通過區域間協調合作,呼包鄂一體化、京蒙協作、加強市場監管、整治黑導游、加大節假日監督執法力度等方式,讓自治區旅游業更快速的進入優質旅游發展軌道。但互聯網的發展日新月異,這不但給行政機構提出了更多問題與挑戰,也為旅游行業從業者敲響了警鐘。未來旅游乃至服務業的發展將是透明化的,任何價格、服務的提供都將接受社會監督,而區塊鏈的發展也將加快行業的洗牌速度。
10月,位于內蒙古自治區的烏旦塔拉五角楓又將進入觀賞期,這是繼胡楊林后內蒙古季節旅游的又一“爆款”產品,并且此處也將成為本年度最后一次花季旅游活動的舉辦地
但萬變不離其宗,好的資源誕生好的產品,好的營銷造就品牌,品牌接受市場檢驗后,又將回歸到資源本身與基礎服務上來,2018年已過大半,內蒙古旅游在這一年里,舉全區之力,深耕細作,努力讓內蒙古的旅游產品更優質,更有內涵,并與內蒙古豐富多彩的文化深度融合,推動文旅產業進一步發展,接下來,亮麗內蒙古還將給大眾帶來怎樣的精彩,讓我們拭目以待吧。郝寧(文由內蒙古自治區旅發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