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鄂爾多斯市鄂托克前旗立足獨特的紅色文化資源,圍繞建設全國性的民族干部培訓教育基地和西部一流的黨性培訓教育基地的定位,集中打造了“1+6”紅色教育基地,構建紅色文化旅游圣地集群,紅色文化旅游產業初具規模。2017年接待來自北京、廣西、寧夏、陜西、內蒙古等7個省區市的游客11.79萬人次,紅色旅游逐漸成為全旗經濟的一個新的增長點和新引擎。
構建起了“1+6”紅色教育培訓基地
完善旅游體系
圍繞延安民族學院城川紀念館和城川民族干部學院,集中開展干部培訓教育;配套建成了三段地革命歷史紀念館、王震井紀念園、陽早寒春三邊牧場陳列館、城川紅色國際秘密交通站陳列館、馬良誠顧壽山烈士紀念陵園、滴哨溝戰場紀念園6個現場教學點,構建起了“1+6”紅色培訓教育基地布局。2017年完成主體班64期、3638人次的教育培訓工作,豐富和延伸紅色文化資源,打造一整套現場教學體系,集中開展干部教育培訓。
紅色旅游品牌質量有力提升
結合旅游資源全域組團開發,積極促進紅色文化與歷史文化、民俗文化及自然風光融合發展。以紅色文化旅游和休閑度假旅游為雙引擎,積極拓展“旅游+”發展新模式,推動文化旅游產品由傳統觀光向休閑度假旅游和文化體驗傳承轉型升級,構建有內涵、多層次、高品質的文化旅游產品體系。
紅色旅游線路不斷優化
2017年推出精品一日游、深度五日游等12條“德善草原·大美前旗紅色研學之旅”紅色旅游線路,吸引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體驗紅色之旅,重溫光輝歷程。
在旅游精準營銷上實現突破
針對紅色學習教育的特質,就客源市場和受眾人群進行精準分析。做好各大紅色旅游節點氛圍營造的同時,采取重點網站重點攻、搭建平臺時時傳的方式,綜合利用旗內外各大電視臺、報紙、網絡媒體、新媒體、自媒體等多種宣傳手段進行密集營銷,特別是在各級黨媒、官方媒體上,推出了一系列紅色旅游專題報道。烏蘭(文由內蒙古自治區旅發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