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莫爾道嘎林業局創新“全域布局、全季覆蓋、全局聯動、全民參與”的旅游發展新思路,以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和生態休閑度假基地為目標,以項目為抓手,不斷拓展旅游空間,整合旅游資源,完善旅游配套設施,強化宣傳營銷,旅游發展前景日趨廣闊。
全域布局 旅游景點全覆蓋
按照發展全域旅游的相關要求,莫爾道嘎林業局依照“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的原則,投資1.24億元,建成了10公里環線的森林觀光小火車,打造了備受游人喜愛的核心景點。總投資1.1億元的白鹿島輸變電工程建成通電,森林公園生態旅游區實現了長電覆蓋,智慧旅游要素已基本成熟。為了解決局址旅游項目較少的問題,林業局利用龍山特有的文化內涵和地理位置,新建龍山公園一座,增加了游客的新看點。
同時,為了克服線路單一、地廣路少的交通難題,極力改善旅游交通環境,全面打造“水、路、空”立體交通網絡。投入6400萬元升級了景區路38公里;加快推進了通用機場項目并利用現有鐵路線路擬建設開通旅游號列車;通過這種立體式交通打造,旅游交通網絡更加發達,全面提升游客進入林區旅游的準入條件。
全季覆蓋 旅游觀光全天候
莫爾道嘎林業局大力發展四季旅游,建立了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首家國家AAAA級森林公園,先后開發出了100多公里的生態旅游黃金線,開辟了白鹿島康養休閑、龍巖攬勝、森林小火車、一目九嶺、激流河漂流、森林氧吧、界河游等特色旅游項目,讓游客春有所賞、夏有所觀、秋有所覽、冬有所玩。
為了破解季節、氣候等環境因素給游客帶來的制約和阻力,該局精心設計冬季旅游項目,主動爭取和對接,將冬季旅游納入呼倫貝爾市整體旅游大規劃中,并邀請了32家旅行社及新聞媒體進行實地體驗、加大宣傳,促進了冬季旅游的“破題發展”,實現了旅游的“四季貫通”。
全局聯動 干部職工齊助力
在林區轉型發展大潮中,以規劃為引領,編制完成了為期六年,總投資16億元的旅游發展總體規劃,進一步明確了將莫爾道嘎國家森林公園打造成“中國最美的森林康養圣地、中國北部最完善的商務會展中心、國家帶薪休假基地、中國最美旅游景區、白鹿島中國高端冰雪體驗地的旅游發展目標,精準定位了莫爾道嘎旅游的發展方向。
同時通過發展旅游產業和承辦“金秋賞山節”、舉辦“越冷越向北——莫爾道嘎冬季旅游”等旅游活動,還印制了《旅游勝地莫爾道嘎》、《影像森林》、《走進莫爾道嘎》、《走進莫爾道嘎之二》、《北國天堂莫爾道嘎》等風光畫冊,制作出版了匯聚林業局生態文化建設五十年風雨歷程的宣傳片《璀璨綠星》、旅游風光片《到莫爾道嘎去》、《莫爾道嘎中國最令人向往的地方》和冬季旅游推介片《越冷越向北》,有效宣傳了“南有西雙版納,北有莫爾道嘎”的品牌,為企業生態文化形象塑造、加快旅游名牌帶動提供了強有力的動力支持。
如今,文化、旅游融合已成為推進旅游產業轉型升級、可持續發展的驅動力和“催化劑”。為讓莫爾道嘎旅游更具文化內涵,以森林公園和森林生態實地體驗為支撐,引進瑪利亞·索使鹿部落,大力打造“森林文化”;加大“荒火地”古人類遺址的科學研究和保護力度,打造“蒙元文化”;以太平民俗村為支撐,保留修繕了太平的百年老屋木刻楞,并挖掘整理相關民俗,打造“民俗文化”。修建工隊風情園,打造“森工文化”。通過“旅游+文化”的積極拓展,不僅避免了同質化發展,而且實現了優勢互補,以最大限度的集群化品牌吸引了眾多游人。
全民參與 再掀旅游新熱潮
建立了企業宣傳網站“莫爾道嘎林業資訊網”和微信公眾平臺“北國天堂莫爾道嘎”“白鹿島旅游公司”等宣傳平臺,積極宣傳旅游發展相關信息,大力宣傳莫爾道嘎旅游品牌形象。并以“旅游+特色小鎮”的方式,主動融入城鎮建設規劃,加快特色小鎮建設,豐富旅游內涵。
全域旅游蓬勃發展,旅游扶貧戰鼓隆隆, 莫爾道嘎林業局看準文化旅游市場的巨大潛力,以“授人以漁”的方式對太平原住居民進行精準扶貧。為加大太平民俗村的文化旅游影響力,加快太平民間文化旅游線的建成,組成專門的編纂隊伍,反復查典籍、覽古跡、訪老人,隨著一次次地深入挖掘、推敲,中俄通婚第一家的于家大院、百年木刻楞老屋、抗戰英雄秦洪文潛伏的偽日本警察署、原偽太平鎮警察中隊、地下黨支部、淘金人交易場所古納商鋪……一個又一個民間文化景點逐個顯現。同時,林業局將這些舊址進行集中修繕。
為更好的帶動干部職工群眾支持旅游、參與旅游,在冬季旅游活動中,堅持“就近就便,因地制宜,節儉務實,公益惠民“的原則,將活動基地設在新青工隊風情園,并利用莫爾道嘎河的兩側開展冰雪活動。活動中的所有冰雕、雪雕都由林業局干部職工親手制作。同時以林區原始生活為主基調,結合莫爾道嘎地區冬季旅游活動,推陳出新,精選出雪地足球、雪地拔河、雪地手球、雪地踢毽子、雪地摩托、雪地全地形、雪地徒步4公里、雪地跳繩、冰車、冰板十個推廣活動項目,調動了當地居民和游客的積極性。高穎(文由內蒙古自治區旅發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