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赤峰市喀喇沁旗以“生態立旗”為目標,不斷提高旅游產品質量和服務能力,堅持森林旅游項目與美麗鄉村建設并舉,帶動了當地旅游業的發展。
森林資源“家底厚”
喀喇沁“綠色家底”雄厚,森林覆蓋率達到57.79%,林地面積150萬畝,其中天然次生林38萬畝,擁有旺業甸和馬鞍山2個國家森林公園,是森林體驗、休閑養生的理想之地;谛酆竦摹凹业住,喀喇沁旗圍繞2個國家森林公園所在地美林地區和馬鞍山地區,充分挖掘森林資源,打造核心生態休閑景區。
馬鞍山國家森林公園位于喀喇沁旗錦山鎮東南,享有“塞外小黃山”的美譽。景區管理面積3萬畝,其中可供游客游覽面積為1萬畝,日接待能力3000人次。馬鞍山因地制宜制定發展規劃,推出多條精品旅游線路和產品。
增加景區內涵
近兩年,馬鞍山景區在文化挖掘和展示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充分挖掘自然和文化資源,規劃建設了馬鞍山休閑度假區項目,把馬鞍山景區打造成集健康養生、旅游觀光于一體的休閑度假區。同時,喀喇沁旗以馬鞍山休閑度假區建設為契機,在全旗建設紅酒莊園片區、溫泉度假莊園片區、騎士莊園片區“三大片區”,打造馬鞍山汽車營地、關道汽車營地、萬興號汽車營地“三大汽車營地”以及“6條國家健身步道”。
助力精準扶貧
馬鞍山森林公園的發展,也帶動了其周邊鄉村旅游的發展,幫助當地百姓脫貧增收。依托山林優勢,以馬鞍山村為代表的山葡萄種植是當地重要的林果產業,全旗山葡萄種植面積達1.3萬畝。品質獨特、口感絕佳的山葡萄園不僅是游客觀光、采摘的好去處,也是馬鞍山紅酒莊園生產紅酒、普及紅酒文化的主陣地。
另外,喀喇沁旗緊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一生態理念,積極探索和構建“景區+農家樂”“協會+接待戶”“旅游合作社+接待戶”等多種發展模式,依托緊靠景區的優勢,著力發展休閑觀光、運動養生等休閑產業,不斷推出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旅游體驗活動。
伴隨著馬鞍山旅游的優化升級、周邊鄉村的協同發展,當地旅游業有效刺激了經濟增長,有效帶動了特色種植、特色養殖等傳統產業的新發展,形成了“一業興、百業旺”的發展格局,旅游富民之路越走越順暢。李興斌(文由內蒙古自治區旅發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