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通遼市庫倫旗按照上級領導的部署要求,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堅持“突出鄉土特色、多業融合發展”的原則,科學合理謀劃發展全域、全季、全業特色鄉村旅游。
突出“一寺”,文化遺產
與傳承歷史相結合
傳承歷史文化,維系民族精神,是一座城市歷史文化的“根”與“魂”。庫倫旗依托有著近400年歷史的“三大寺”(興源寺、福緣寺、象教寺),啟動了三大寺由4A級旅游景區爭創5A工作,圍繞利用好、傳承好、保護好、發展好珍貴文化遺產的思路,投資10億元進一步挖掘“三大寺”文化內涵,請名家寫故事,請名佛聚人氣,請名導作解說,集中打造民族文化的保護傳承發展平臺。同時,通過舉辦三大寺旅游文化節、嘛呢法會、千佛燈法會,整體提升庫倫旗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的文化旅游吸引力與影響力。
突出“一街”,古鎮文化
與城鎮建設相結合
該旗啟動實施環路建設,打通8公里庫甘一級路至工業園區至西出口南外環,暢通福緣路至后府街、后府街至庫開公路、新城西路至工業園區內環,實現新城區與老城區、工業園區有效連接;啟動實施公園廣場、出口改造、道路維修和街巷硬化工程。新建公園2處,啟動實施哈達泰植物園A級景區創建工作;實施4個城鎮出入口綜合整治工程;改造新城西路、安達大街等市政道路9條,小街小巷硬化87條,中心河道橋梁加寬2處;啟動實施中心河道景觀改造工程。啟動創建自治區園林縣城,推進福緣路東側、皂戶沁社區等5處棚戶區改造工程;啟動東蒙社區自主搬遷項目。新建標準水沖式公廁27座;組建物業公司,對鎮區內14個物業棄管小區和47個無物業服務的單體住宅樓進行管理;對鎮區內39棟單體樓進行節能改造;重組庫倫旗污水處理廠;實施鎮區31個老舊小區院落硬化工程,啟動實施中醫院西側、清真社區傳統片區改造和三大寺周邊立面改造工程,在中心街形成歷史文化濃厚的商業街區,增添古鎮文化內涵,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特色街。
突出“一鎮”,本土文化
與特色旅游相結合
該旗按照“一鎮一特色,一鎮一風情”的發展思路,鼓勵各蘇木鄉鎮發揮自身優勢,全面推進建制鎮建設,年內每個建制鎮投資不少于1000萬元,著力完善鎮區基礎設施,重點實施扣河子鎮、額勒順鎮、格爾林3個市級重點鎮村建設,打造環境良好、風格獨特的特色小鎮。進一步完善和鞏固新農村新牧區建設成果,補齊短板,建立農村牧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投入長效機制,廣泛開展“文明村鎮”“美麗庭院”和“文明家庭”等創建活動,充分調動群眾共建共管的積極性,力求美麗鄉村管得好、護得長、美得久。深入實施“旅游+農業”戰略,重點打造22個特色鄉村旅游村,力爭使列入國家扶貧旅游的49個嘎查村都有旅游新亮點,努力建成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國叫得響的精品特色小鎮,以此帶動全旗其他鄉鎮和旅游業態快速發展,真正讓鄉村文化旅游成為庫倫旗對外展示形象的亮麗名片,使鄉村旅游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文由內蒙古自治區旅發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