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異國模特點靚T型臺

阿拉善右旗代表隊將襁褓中的嬰兒帶上秀場,全方位展示人們生活的服飾變化

參加模特秀的小模特們與同場模特合影

蒙古族女士的傳統婚禮妝容
伴隨著“維密秀”引發的議論熱潮,昨日上午,“美在內蒙古·霓尚草原”——第十四屆蒙古族服裝服飾藝術節在青城上演了一場高端模特秀,來自四國和我區三少民族的模特集聚開幕式現場。同時還進行了藝術節的服裝服飾大賽,來自區內外142支代表隊同場競技。
知名設計師擔任評委
□文/圖 呼和浩特晚報記者 許婷
昨日上午,由自治區旅游發展委員會主辦的“美在內蒙古·霓尚草原”——第十四屆蒙古族服裝服飾藝術節在內蒙古烏蘭恰特劇院開幕,本屆藝術節為期5天,以蒙古族服裝服飾大賽為核心,包括賽事、展演、展示、展銷、研討等多項活動。
當日8時30分,本次藝術節的服飾賽率先展開,來自區內外百余支參賽隊按順序相繼登臺展示。呼和浩特晚報記者看到,為了展示服飾的實用性,許多參賽隊均以牧區的純樸牧民為模特,用最原生態的形象展示。同時,根據蒙古族各部落民族不同的服飾特點,各地區的服裝、飾品、花色,甚至是細微的袖口、領口都均有不同。讓現場觀眾在一飽眼福的過程中深入了解了我區各蒙古族部落的獨特之處。
根據服飾美觀性、實用性以及特色性,來自各領域的十余位評委進行了現場打分。著名設計師胡社光也是本次活動評委之一,他曾為明星張馨予制作了2015年戛納紅毯上的東北花棉襖禮服。生于呼和浩特市的胡社光一直致力于民族服飾的設計,因此作為本次大賽的評委,他十分激動,采訪中他說:“這次回到出生地做評委,我很驕傲。當看到我區蒙古族服飾的設計與創新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后,作為內蒙古人我很感動。同時,這些各部落的蒙古族元素在同場競技,能夠給很多人以創作靈感,且有這樣的平臺作為蒙古族傳統、現代服飾的文化交流,能夠讓更多原始的,即將消失的文化遺產得以發揚和保存!
舞臺上不乏日常服飾
當日,開幕式上,來自蒙古國、俄羅斯等四國以及我區鄂倫春族、鄂溫克族、達斡爾族三少民族的專業模特在秀場大放異彩,他們專業的臺步和絢麗的民族服飾刮起了一陣民族風,讓許多市民為之鼓掌喝彩。
秀場之上,年輕妖嬈的模特們用身段駕馭起華麗多彩的服飾。其中,呼倫貝爾選手的一場冬季服飾秀最奪人眼球。幾位模特身著厚重的牛、羊皮襖踏上秀場,盡顯奢華,她們不僅僅是秀場模特,也是本次參賽隊之一。采訪中,遠道而來的呼倫貝爾扎木德部落老年模特烏云說:“我們是第一次站上這么正規的舞臺展示自己的服飾。這些服飾看起來很厚重、很奢華。但這些卻是我們的日常裝束。每一件皮襖都是親手制作的,皮質的來源是夭折的小羊羔、小牛犢,他們的皮很御寒,在呼倫貝爾零下四十多度的天氣里也很保暖!
亮點紛呈 全民參與
呼和浩特晚報記者了解到,本次比賽較往屆大賽有著諸多突出的變化。一是注重參與性和互動性。比賽不僅動員了區內138支代表隊共一千余人報名參賽,還動員了來自新疆、云南等4支區外的蒙古族代表隊參賽。參賽人數創歷屆之最。而為了增強全民參與性,本次大賽主張零門檻參與,市民可憑身份證直接進入賽場參觀全程賽事。二是在本次藝術節期間,除了令人一飽眼福的服裝服飾展示賽以外,現場還舉辦蒙古族服裝服飾展銷,市民也可以欣賞和購買心儀的蒙古族服裝服飾。三是在以往大賽的基礎上,本屆比賽在比賽項目上增加了中小學生校服制作設計和大學生創意設計項目。四是在評審環節上,增加了國際級評委,提升了評委水準,設立了專家點評、觀眾參與環節,整個藝術節的品質更加優化,結構更加合理,競技性和觀賞性更強。
可以說,此次服裝服飾藝術節不僅是為了更好地展示、傳承我們的傳統民俗文化,還為了搭建傳統技藝與現代市場銜接融合的平臺,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創意創新為動力,推動民族服裝產業向市場化、現代化、時裝化方向發展,向旅游商品轉化。(圖文由內蒙古自治區旅發委提供)
(責任編輯 :傅云鵬)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