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陳靜
“隨著民宿發展政策環境的逐漸改善及京津冀旅游一體化進程的加快,京津冀區域的民宿產業正釋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日前在京舉辦的2017中國民宿產業(京津冀)民宿發展論壇上,京津冀等地旅游發展委員會相關負責人和民宿代表共同發聲……
北京周邊民宿逐漸興起
近年來,京津冀區域興起了很多非標住宿業態。以北京為例,既有京郊的民俗戶、休閑農莊、鄉村酒店、山水人家,也有在老城區依托王府、會館、私宅、四合院對外接待住宿的業態,還有一些創意空間、餐飲酒吧、國際驛站、運河人家等。
“這些都具有民宿的一些特質。北京還有很多傳統村落,伴隨著京郊旅游、鄉村旅游的發展,將催生民宿產業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北京市旅游委委員方澤華表示,促進以民宿為主要載體的京郊旅游休閑產業發展,是推動北京旅游業縱深發展的引擎,也是服務首都功能疏解、提升經濟發展質量、推進城鄉一體化和京津冀協同的必然要求。結合首都功能定位,民宿作為幸福產業、富民產業,在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同時,也發揮了保護歷史文化傳承載體的作用。北京市正在制訂北京旅游管理條例,對民宿概念做出清晰界定,對民宿也將有更好地引導、規范和管理,條例將于今年修改,年內頒布。
金山嶺唐鄉及衍生的唐鄉模式利用農民閑置的土地資源讓老百姓真正富起來,為河北承德貧困山區脫貧致富開辟了一個新的道路。承德近兩年在鄉村旅游、民宿開發方面做了很多的探索和推進。“承德已涌現了不少類似于金山嶺唐鄉模式的民宿。”承德市旅游委副主任孟凡虎表示,承德森林覆蓋率在57%以上,怎么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怎么樣讓老百姓永久脫貧,而不是扶持一個項目一時脫貧。依托民宿發展旅游是一個極好的方式和途徑。
“近幾年來,隨著城鎮化進程的發展,鄉村出現了比較多的閑置農宅。同時,越來越多的城市居民因受困于交通擁堵、食品安全等,而對田園生活愈加向往,文化認同、審美體驗、空間銜接、社會互動和自然感知賦予了民宿全新的定義,加上國家政策層面的支持、各地政府的重視,讓農家樂、鄉村旅店、客棧等民宿產業繁榮發展。”北京市農村經濟研究中心城鄉發展處處長季虹說。
多方多點發力民宿市場
在季虹看來,國家政策層面對民宿的發展給予極大的鼓勵和支持,《關于支持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促進農業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意見》《完善支持政策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的若干意見》等多項政策都提及、鼓勵集體經濟組織和工商資本合作,利用農宅開發開展民宿等商業模式。
根據北京市農村經濟研究中心的相關調查,有78%的農宅是自己居住,有18%的農宅用于經營,還有3.6%的農宅處于閑置狀態。季紅認為,農村的閑置房屋資源與鄉村旅游相結合,將成為農村發展的新動能,農民住宅的收益已成為扶貧攻堅的一個重要渠道。
“發展民宿,首先是為貧困的山區、農村帶去了新理念,其次是農民增收致富,再次是使農村基礎設施、環境得以快速提升和改善。如果沒有引入唐鄉,村里的變壓器可能還得不到改造,4G信號可能還覆蓋不到。”孟凡虎說,河北各地對民宿的發展越來越重視,都在紛紛出臺支持政策。
政策環境向好,讓來自首旅寒舍、唐鄉(北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瓦廠等京津冀代表性民宿品牌的代表,以及多彩投、游多多、螞蟻短租、露營中國、唐堂在線等民宿關聯平臺的代表一致看好京津冀民宿產業的發展。中國旅游協會民宿客棧與精品酒店分會會長張曉軍表示,京津冀民宿產業發展正展現出強勁活力。相比莫干山、麗江等地民宿產業的蓬勃發展,“背靠北京”的京津冀民宿產業充滿著想象空間。
首旅寒舍常務副總經理張錫儉說,“我們計劃4到5年內,全國打造300家首旅寒舍。發展計劃的第一個區域就是京津冀,先打造40家。”
螞蟻短租CEO申志強說:“北京的用戶有非常強烈的郊外旅游需求,但現在的問題是他們周末并不知道應該去哪兒比較好玩。我們希望把京津冀的旅游項目或民宿的特色服務包裝出來,做成玩法和體驗,像目的地和旅游產品一樣推薦給用戶。”
雖然目前北京有民俗村227個,京郊旅游新業態約645家,傳統村落13個,民宿發展空間巨大,但業內人士稱,目前京郊民宿發展還面臨很多問題、市場潛力待挖。比如,京郊民宿有產品缺特色、有市場缺效益、有文化缺體驗、有局部缺整體、有參與缺深度。另外,人均消費有待提高,有效供給不足,1.6萬戶民俗戶,星級民俗戶約占30%,距需求還有很大差距;資源轉化難度大,融合不夠,土地、資金、政策支持仍需繼續加碼。
基于上述情況,方澤華表示,北京今后將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完善制度,規范經營,通過強化標準,規范提升民宿的規范化水平,通過評定工作推動民宿的產業升級,通過定期復核、監督,保持民宿產業有穩定的發展質量,通過探索合作社等方式進一步激發民宿發展的活力。
承德的民宿雖然興起不少,但市場開發仍存在巨大空白。孟凡虎表示,期待企業方、資本方看到這一空白,把承德成規模的民宿、農家院進行整體性開發,引入專業的管理團隊進行管理。
美好前景仍需多方努力
游多多客棧CEO苗灣兒認為,當前民宿發展正面臨消費升級和行業演變兩大變化。消費升級方面,消費者正在從注重低價向注重高性價比轉變,80后、90后等新興消費主流人群越來越追求個性化住宿產品,從“單純住”向“體驗式入住”轉變,愿意為情懷買單的感性消費正在觸動消費升級,爭奪客人的“時間消費”競爭正在拉開。行業演變方面,民宿客棧行業已從最初30-150元接待背包客向以莫干山為代表的幾千元每間夜的高端民宿轉變,很多精品客棧民宿的定價已經趕超五星級酒店。一批同質化嚴重、落后的業態正被逐漸淘汰,向個性化、精品化升級成為各地民宿產業前進的方向。
“不少人投入了金錢、情感,最后卻只為‘自己的情懷’買了單。真正要做好客棧民宿并不容易,從選址、投資、裝修,到投后的經營管理、線上營銷推廣、服務等各方面,都需要專業性。在一個風景優美的地方孤立地去做一家民宿,周邊沒有成熟的景區依托,也沒有其他客棧民宿拉動,是很難做成功的。希望京津冀民宿投資者、經營者注意到這些方面。”苗灣兒說。
“當地獨有的、特色鮮明的文化,還有房屋主人的家庭文化,是民宿的靈魂所在。”在北京城鄉民宿發展促進會會長李春園看來,民宿的魅力在于體驗。但在這方面,包括京津冀區域在內的國內民宿還需要加以改進,很多民宿過于注重設計,文化內涵挖掘不夠,主人文化也有所欠缺。
申志強表示,在移動互聯網盛行的當下,建議民宿經營者學會利用線上平臺包裝推廣產品和服務,利用線上平臺有效導流客源,學會查看線上大數據分析市場,做好靈活定價和收益管理,利用線上平臺的智能化工具實現智能入住、高效退房等。
近兩年民宿眾籌為缺少資金的民宿投資者提供了有效的融資途徑。眾籌平臺多彩投相關負責人周海濱表示,團隊背景好、復制能力強、產品過硬、會講故事、有資本運作實力的民宿產品更容易受到眾籌資本的青睞。
據中國旅游車船協會最近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39.6%的自駕游游客,傾向選擇民宿客棧精品酒店,80%的自駕游游客會選擇高檔民宿客棧。露營中國CEO苗永生說,希望在各方的支持下,能夠出版一份京津冀民宿客棧地圖,讓自駕游游客能夠按圖索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