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rbnb的上海房源之一
近年來,分享經濟在國內發展的如火如荼,伴隨著市場的錘煉,國內短租平臺已經從站在風口上的“新兵”逐漸走向成熟。為了能讓更多的消費者買單,它們也開始拓寬視野,頻頻推出增值服務。正在此時,Airbnb宣布大舉進入中國市場,貌似新的“戰火”即將燃起。這個市場究竟要如何精耕?聽聽老將和新兵都是怎么說的——
□丁寧
近日,在全世界190多個國家簽約了300多萬套房源的知名短租預定平臺——Airbnb迎來了它的中文名字“愛彼迎”。接下來,這家目前在中國只有8萬套房源,占其總保有量的3%的份額都不到的企業的中國新戰略是什么?不久前,Airbnb的數位高管與上海媒體見面,有意無意地透露出一個信號,即“愛彼迎”將從只是訂房的線上短租旅行商變身為鏈接線下特色旅游產品與服務的旅游商。
從線上走到線下
“當年幾個年輕人拉出一個氣墊床(airbed),再加上早餐(break-fast),取名Airbnb把第一間公寓在網上租了出去,以后就一發不可收拾,如今在全球65000個城市,每年向數億人提供短租服務。”Airbnb的聯合創始人、首席執行官兼首席社區官布萊恩·切斯基首先跟筆者分享了Airbnb的創業史。
商業上的巨大成功,讓Airbnb悟出一個道理,要緊緊圍繞著“千禧一代”的旅行需求,讓他們融入當地社區、有一個當地人般的旅游體驗。因此,切斯基反復強調“社區”兩字:讓外來旅行者融入當地社區,通過社區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讓他們有一段人生難忘的異地體驗。為此,去年11月,Airbnb推出了“Trips”平臺,主要有三項功能,“體驗”、“攻略”和“房源”,未來還將添加“航班”和“服務”兩項功能。據介紹,“體驗”功能是由當地達人親自設計并領隊的活動;“攻略”是通過本地人的推薦讓景點鮮活起來,這些推薦來自成百上千的Airbnb房東、社區居民和當地達人,為旅行者提供豐富多樣的旅游選擇;“房源”則是Airbnb為旅行者提供多元化的獨特住宿選擇。目前用戶可以在全球20城市預訂800多項“體驗”活動。
從當初的線上短租房預訂平臺,到如今可以通過新平臺為旅行者提供線下特色旅游服務,對于Airbnb來說,是一個巨大轉變。
據了解,此次Airbnb發布的中國新戰略,是把“trips”平臺的中國落地城市選在了上海,上海本地達人提供了10項特色“體驗”,包括“制作屬于自己的面塑”、“小籠包的力量”、“電動自行車漫步法租界”、“喬裝的調酒師”、“京劇背后的故事”等。
切斯基說:“中國年輕一代的旅行者看世界的角度與之前完全不同,我們希望Airbnb和我們的全新旅行平臺能夠吸引他們的共鳴,并激勵他們用全新的方式去旅行,探索和體驗世界各地人們的生活。”
從經營產品到經營客戶
目前,從事短租行業的中國本土品牌都在“掘地三尺”,力圖把產品做到極致,如途家成立了“場景實驗室”,探索民宿產品的創新與進化,全力提升用戶體驗;小豬短租提出了“自由居住主義”,讓房東“分享他們對陌生人的善意,關懷,情趣,創意、設計”。而Airbnb此次則重點聚焦其全世界龐大的客戶群,把他們作為新的動能資源來驅動Airbnb的中國“戰車”。
“這一招可謂是揚長避短,棋高一著。”滬上業內人士指出。
Airbnb中國運營管理副總裁潘薺介紹:“至今,來自中國的年輕旅行者已經在Airbnb的全球房源內入住超過530萬次,僅在去年,中國業務量增長了142%,特別是已有160萬海內外旅客入住了Airbnb在中國的房源。我們希望通過新落戶上海的“trips”計劃,吸引更多全球旅行者來到中國。”
“算一下Airbnb在全球的上億客源,若把他們導入中國的入境游領域,該是多大的增量!”一位現場聽聞了Airbnb中國新戰略的業內人士驚呼道。
一直在為中國入境游恢復增長而努力的多地旅游局官員也為此感到興奮。南京市旅游委副主任王敏虹聞訊后,立即要求相關部門與Airbnb取得聯系,探討如何通過升級版的民宿旅游產品來吸引更多海外游客。
上海一些做社區旅游的業者也很興奮。他們說,過去旅游進社區只考慮到擺攤設點的社區營銷,未來可以借助Airbnb的平臺,把一些有特色的弄堂社區打造并包裝成旅游吸引物,讓老外來社區“做一天上海人”。
龐大的海外客戶資源已經吸引省市旅游部門的關注,據Airbnb方面透露,Airbnb已經與上海、深圳、重慶和廣州4座城市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從旅行商到旅游商
潘薺面對滿屋子的媒體,撂下了一句頗讓人玩味的話:“我們現在要做的不僅是旅行,還要做旅游。”
也許,最聽得懂這句話內涵價值的是剛剛成為Airbnb簽約達人的張書嘉。這位畢業于上海交大工業設計專業的80后,從小坐在父親自行車后座上去虹口少年宮玩耍時迷上“捏面人”藝術,在上海面塑大師趙鳳林的悉心傳授下,成為我國一項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面塑藝術的傳承人。“我以前主要是為小朋友開班授課,這是一門冷門的藝術,但又是中華文化的藝術魁寶,影響力與可持續發展都時有擔心。這次Airbnb選中我的書嘉工作室作為他們最先開放的10個上海‘體驗’項目之一。這不僅可以讓我結識來自全球喜愛面塑藝術的朋友,而且也為我探索民間藝術市場化增強了信心。”她開心地說道。
小有名氣的遲寶綠也是新晉的10位上海達人之一,他的優勢是“畫家導游”:“我會帶著海內外朋友,從外白渡橋開始沿蘇州河,邊講解歷史邊感受上海氣息,讓他們用眼睛掃描并沿途收集他們欣賞的物件,然后到我的工作室,用油畫色彩來表達他們對上海的印象,最后我再加工一下,成為一件油畫藝術品,讓他們帶回家。”
據了解,“捏面人”的課程為90分鐘,收費每人99美元;遲寶綠的“生活在藝術中”項目時長2.5-3小時,收費350元至400元人民幣,而Airbnb從中抽取20%的傭金。據張書嘉介紹,4月19日,她的工作室將迎來第一個旅游團。
顯然,Airbnb即使做旅游,也與傳統OTA去線下開門店的重資產路線不同,他們還是走輕資產的平臺路線,這也許是共享經濟時代C2C的互聯網企業與傳統B2C的互聯網企業的最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