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本想通過旅游網站購買一張優惠的機票,沒想到被“捆綁”購買了酒店優惠券、旅游優惠券……日前,在線旅游服務商(以下簡稱“OTA”)捆綁銷售機票引起部分網友的吐槽。對此,多位業內人士透露,機票捆綁銷售已經成為業內“潛規則”,甚至成為部分OTA盈利秘訣之一。
OTA機票到底捆綁了些啥?
部分消費者興沖沖地以為在旅行APP上搶到了低價機票,付款時卻發現被憑空多扣了幾十乃至上百元。互聯網機票銷售平臺的出現,雖然方便了消費者,部分亂象也讓消費者頭疼不已。
昨日,消費者黃先生想通過攜程APP選擇一張5月1日上海飛往北京的經濟艙機票,顯示票價為660元。點擊“預定”,頁面已默認勾選了“特惠購,15元接送機券”;取消此選項后,進入付款頁面,立即顯示需要付788元,查看明細,包括一份50元機場建設費,一張38元酒店優惠券,一張40元組合險。隨后,黃先生取消組合險的預定,但卻怎么也找不到酒店優惠券的取消按鈕。
難道這就意味著這張機票一定需要捆綁銷售一張38元的酒店優惠券嗎?對此,黃先生滿心疑惑。隨后,黃先生查看了酒店優惠券的使用說明,包括“使用優惠券成功預訂并入住、在訂單成交后3個工作日內,100元將返還至您的攜程賬戶”、“優惠券自訂單出票日起30天內有效”……
記者昨日分別登陸攜程、同程等在線旅游網站的APP,通過一番體驗,記者發現,這些APP在預定機票的時候,除了機票、燃油費和機建費外,消費者都會被默認選擇購買各種五花八門的消費券,酒店優惠券、貴賓休息室消費券、接送機服務券、機場停車券還有各種保險等不一而足。
不過,大部分網站都有明顯的取消的勾選鍵,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選擇產品。在攜程APP訂票欄里,記者也可以看到消費者在訂票時可迅速的勾選取消掉頁面上的車券、保險以及機場貴賓室體驗等服務消費,但是要取消那張面值為38元的酒店優惠券卻要頗費一番周折,因為該券沒有折疊在同一個欄目下邊,取消選項非常隱蔽,記者只好打電話給客服,問他們如何取消。
“潛規則”為何難以整頓?
事實上,機票捆綁的問題由來已久。業內人士透露道,2015年,海南省工商局就曾對強制消費者購買“接送機服務券”等產品,嚴重擾亂旅游市場秩序的8家企業予以懲處,責令8家違法企業停止違法行為,并分別處以2萬元的最高額罰款。2015年12月31日,中國航空運輸協會航空運輸銷售代理分會發布《關于重申嚴格執行航空公司規定的通知》,嚴禁以捆綁銷售的形式篡改機票使用條件。
雖然機票強制搭售一直被消費者投訴,但機票強制搭售的情況卻沒有得到比較好的整改,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勢。多位業內人士透露,機票搭售頑癥難除的背后牽涉到OTA心知肚明的一個行業“潛規則”:機票業務占據OTA收入的絕大部分,而盈利的主要秘訣就是搭售各種令消費者深惡痛絕的消費券。
勁旅咨詢CEO魏長仁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捆綁銷售這個現象在旅游行業較為普遍。這也是航空公司在“提直降代”政策嚴格施行后,在線旅行商在機票毛利率很低的情況下采取的增加毛利率的方式。
魏長仁指出,這種做法不違法也沒有清晰的界定,對于消費者來講,只能根據自己的需要,如果對預定酒店同樣有需求,優惠券就有用,總體看價格就便宜點,如果不需要捆綁的其他服務,就選擇沒有捆綁的正常價格,也不吃虧。
有業內人士指出,對于捆綁銷售,如果商家真的做到提前告知,完全讓消費者自主選擇,這也無可非議,關鍵是現實中不少企業把它變成了變相強制消費,涉嫌侵犯消費者的選擇權和公平交易權。希望在線旅游行業能摒棄機票搭售潛規則,而選擇重視消費者體驗。另外,呼吁業內通過出臺一些成文的行業規范、平臺規范來整治此類現象。
根據民航局此前發布的信息,自4月1日開始,民航局開始開展為期9個月的2017年“民航服務質量規范”專項行動,進一步規范互聯網機票銷售平臺經營。
(責任編輯 :葉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