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哲
“這兩年村里漂亮了,引進了空中田園休閑旅游農業,家門口就是旅游景點。回家創業,比以前在外面做小生意幸福多了。”廣東省惠州市博羅縣長寧鎮松樹崗村村民陳麗光談起今年春節的收入,笑了起來,“那幾天忙得腳不沾地,一天能賣掉300多箱豆腐花,每箱30塊錢。”
陳麗光生活的變化,是廣東省新農村連片示范建設工程與鄉村旅游高度融合發展、帶動農民增收的一個縮影。2016年,廣東省下撥14億元財政資金,專項用于支持省級新農村示范片建設,力度之大令人關注。而廣東省第一批就有16個省級新農村示范片主體村申報了3A、4A級鄉村旅游景區、景點創建活動,其中4A級6個,3A級10個。如今,獨具嶺南特色的省級新農村示范片已成為廣東鄉村休閑旅游的“名片”,也成為外地游客到廣東游玩的新選擇。
打造“嶺南特色”
走進梅州市蕉嶺縣長潭鎮白馬村上合自然村,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修葺一新的祠堂和花香醉人的上合花海。不遠處,矗立著具有鄉村氣息的大水車,讓游客眼前一亮。古建筑和自然環境的結合讓人在一山一水之間,感受到了獨具特色的嶺南風味。
上合村被納入省級新農村示范片的一年多來,村子加快發展鄉村旅游的腳步。“我們要打造具有客家特色的幸福上合”,上合村理事長林輝增說,村里借鑒了福建曾厝垵的經驗,打造吃、住、購、玩“一條街”,增強村子的旅游特性,并借助示范片的建設契機,在縣、鎮指導、幫助下,探索出“村民入股辦企業模式”,注冊了公司,置換出300多畝土地種植格桑花、向日葵等具有觀賞價值的花卉。
“剛開業的20天,來旅游的人達8萬多人次。”林輝增告訴筆者,如今花海已是上合閃亮“名片”。
而在三圳鎮九嶺村伍子湖自然村,筆者了解到,村里不但配套了占地達2000多平方米的人工濕地系統,還建有面積約800平方米的生態浮床,通過種植菖蒲、美人蕉凈化水質,浮床周邊配套建設圍欄、親水平臺、名木、綠道等景觀,形成一道亮麗風景,為村民休閑放松提供了好去處。
打造嶺南特色,必須因地制宜。清遠陽山縣元江村在新農村建設規劃中,被定位為七星拱月之“龍躍元江”。在元江村,恢復古貌、舊房翻新工程正在緊張有序地進行,在屋頂平改坡,增加嶺南傳統建筑元素,刷白處理與周邊老建筑相協調,增加嶺南風格的披檐和窗花。
自2015年被確定為新農村建設連片示范點后,元江村開始進行歷史建筑修繕與保護,同時把部分歷史建筑改造為特色農家酒店,與新建的嶺南鄉野風格酒店形成特色“嶺南村居”。已建好的民宿每逢節假日都會“供不應求”,吸引來的不僅有珠三角的游客,還有港澳及外省的游客。
在博羅縣省級新農村示范片主體村莊之一的上良村,28棟統一規劃的新居拔地而起,村莊硬件設施完善,目前已有13棟民居納入民宿經營,其中3棟已對外開放。“大部分是一樓為村民自住,二樓為民宿房間。每戶村民每年能有3萬元左右的租金收入,對比之前,村民收入情況大有改善。”
發揮生態優勢
除了突出“嶺南特色”,廣東的不少鄉村打出環境牌,通過生態優勢吸引游客。
蕉嶺縣深入挖掘生態、自然、人文等各種優勢資源,將毗鄰縣城、位于石窟河畔、具有“魚米之鄉”美譽的龍安、福北、招福、芳心、九嶺等定位為“客韻壽鄉”,突出客家、壽鄉兩大主體文化。
在九嶺村,客家農夫·農業公園項目首期春節期間建成對外開放。美麗醉人的格桑花、新鮮可口的農家果蔬、幽靜清雅的竹林,吸引了兩萬余名游客。
“這里空氣好,環境舒適,客家特色濃郁,花多花美,是當之無愧的花海。”春節期間,第三次從福建專程到上合村賞花游玩的廖女士告訴筆者,上合花海是個讓人來了一次就忘不掉的地方。據不完全統計,上合花海為村里帶來經濟效益達56萬元。
據了解,為更好地發揮鄉村旅游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引導鄉村旅游向特色化、精品化、集聚化方向發展,去年,廣東省委農辦與省旅游局聯合下發《關于發展鄉村旅游合力打造省級新農村連片示范建設工程的通知》,要求注重連片示范工程與旅游特色村鎮發展的有機結合,打造一批以山水美景、田園風光、森林景觀、農家庭院、綠色食品、特色建筑、民族風情為主要特色的旅游鄉村和旅游小鎮。同時鼓勵資源稟賦高、區位交通條件好、配套設施完善的連片示范區的核心村(區)申報創建國家3A、4A級旅游景區景點。
突出民俗文化
“這里的年味十足,傳統民俗特色濃郁,過年很熱鬧。”大年初二,慕名而來的香港游客周先生觀看了官圩鎮金林村村民的舞獅、雄雞舞后,興奮地與雄雞合影留念,直呼大飽眼福。
金林村是肇慶市德慶縣省級新農村示范片5個主體村之一。建設中,德慶縣著力打造連線成片、具有嶺南特色的省級新農村示范片,根據地域特色和鄉土文化,將金林村打造為“歷史文化旅游名村”、金西村打造為“特色農業名村”、旺崗村打造為“人文歷史名村”、五福村打造為“社會管理名村”、四村村打造為“生態休閑名村”。
今年春節期間,金林村、旺崗村、金西村等5個主體村莊內,有雄雞舞、炮仗攻獅子、舞龍舞獅等頗具民俗特色的表演,還有吃云吞行大運、德慶竹篙粉、紫淮山煎堆等特色美食及活動,讓慕名而來的游客大呼過癮。
在珠海斗門區、金灣區、高欄港等3個省級新農村示范片,春節期間分別推出了十里蓮江“花田喜地歡樂民俗年”、東灣村桃花長廊、樂詩農業“皮劃艇”快樂季等10項鄉村主題旅游活動,吸引了游客33.98萬人次,附加帶動經濟收益1404.4萬元。
村莊的喜人變化,不僅讓游客流連忘返,甚至讓返鄉過年的村民都有些“認不出來了”——家鄉的村容村貌煥然一新,鄉親們的腰包也鼓了起來。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春節期間,廣東60個省級新農村示范片共接待游客2245.012萬人次,經濟收益達74341.95萬元,彰顯輻射帶動作用,有效帶動農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