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訊(記者郭翔)走進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和龍市光東村村民金鳳淑的家,打開新改造衛生間的拉門,記者看到,5平方米的衛生間里抽水馬桶、熱水器、洗臉盆等一應俱全,墻上貼著瓷磚,看上去跟城市樓房的衛生間基本沒有差別。
“一個土坑、兩塊板、三尺土墻圍四邊”曾是光東村也是東北廣大農村傳統室外旱廁的真實寫照。夏季蚊蟲亂飛、臭烘烘臟兮兮,冬季挨凍遭罪!叭鐜y”是長期影響農民生活和農村環境整治的“頑疾”。
“小”廁所背后是提升農民生活質量的大文章。吉林今年全面掀起農村廁所革命。光東村的215戶家庭已率先告別了傳統旱廁,用上了干凈衛生的沖水廁所。每家院子里都埋了一套一體化凈化槽設施對糞便進行處理,定期集中清理一次。
住建部、吉林省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2015年簽訂協議,確定5年內在吉林省相關地區投放的貸款總額不低于300億元。
吉林提出“五個一批”的總體廁改思路:城鎮化推進一批,新建房屋要求一批,D級危房改造配建一批,試點示范帶動一批,農家樂旅游景點完善一批。同時,吉林積極探索廁改社會化管理維護機制,建立市場化運作模式,鼓勵企業或個人出資進行改廁后檢查維修、定期收運、糞渣資源利用等后續工作,形成管收用并重、責權利一致的后期運營維護長效管理機制!笆濉逼陂g,吉林省財政按照每戶4000元的標準補助農戶改廁。吉林規劃到2025年年底,全省基本完成農戶廁所改造。
廁所革命帶動了黑土地上的美麗鄉村建設。吉林在“十三五”期間將著力整治農村環境和建設美麗鄉村。實現推進整市(州)新農村3個,推進整縣新農村20個,創建美麗鄉村300個,打造美麗庭院和干凈人家100萬戶。
(責任編輯 :葉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