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產品和美食受韓年輕人歡迎 “中流”逆襲韓國
責任編輯:張程
核心提示:中國大陸產品性價比極高,已備受韓國年輕人歡迎,20至39歲的主流消費族群對中國大陸產品和文化的消費規模逐漸擴大,已形成所謂的“中流”。
參考消息網12月19日報道 臺媒稱,大陸的消費文化正在不斷深耕韓國市場。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12月18日報道,早在今年4月就有韓媒探討大陸的小米、華為、TCL等IT大廠大舉進入韓國市場的議題,小米宣布從5月1日起,在韓國推出多元產品,包括智能手機與超高畫質電視機,而且大打價格戰,宣稱與同類韓國產品相比,至少便宜50%。
不只是數碼商品,大陸的消費文化正在不斷深耕韓國市場。
韓國《中央日報》網站12月16日報道,中國大陸產品性價比極高,已備受韓國年輕人歡迎,20至39歲的主流消費族群對中國大陸產品和文化的消費規模逐漸擴大,已形成所謂的“中流”。
舉例來說,有年輕人手上拿的韓國自產的LG、SAMSUNG智能手機,已換成韓國網評性價比不錯的平價華為P9。
上班族習慣在客廳擺放小米的空氣凈化器,在視頻網站點選大陸電視劇,周末騎著小米的電動平衡車,玩手機游戲《三國志曹操傳》或是電視劇為背景的手游《武神趙子龍》,與朋友相約吃火鍋、四川麻辣燙、新疆羊肉串……,舉目所及,都是大陸消費文化衍生品。
對大陸市場極為關注的韓國科技創業媒體Platum分析指出,現在透過海淘能夠購買到技術先進且價格合理的大陸產品,完全可以滿足全球消費者的需求。
除了三星、LG掌控的手機市場,在其余的市場上,對韓國消費者來說,大陸品牌已不再是便宜貨的象征。
有分析認為,在全球電子產品市場,曾經歷激烈的技術品質競爭已快達到界限,今后將正式展開價格競爭。
而擁有技術競爭力的大陸企業,可以通過價格競爭力進入韓國市場。
(責任編輯 :葉瑋)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