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甘肅冬春旅游季活動啟動,游客在鳴沙山·月牙泉景區體驗沙漠之旅。
本報記者 陳發明攝
與敦煌的冬天邂逅,讓內蒙古游客王都一樂竟有些意外收獲。
“本來想冬天來可能會冷冷清清,沒想到敦煌的旅游產品依然豐富。”在敦煌觀看完大型實景演出《又見敦煌》后,從事美術研究和教學的王都一樂贊不絕口,“除了參觀著名的莫高窟、鳴沙山·月牙泉景區外,還能看到如此令人震撼的演出,讓人對敦煌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有機會我還要帶家人再來敦煌。”
為了吸引更多的人像王都一樂一樣在冬天來到敦煌、暢游甘肅,甘肅省日前啟動冬春旅游季活動,旅游、交通、文化等部門與14個市州聯手向社會送出了一份大禮包:從今年11月到來年4月,甘肅全省共有30多家景區推出近百項冬春旅游優惠措施,不少景區執行免票或半價門票。其中,張掖市開展“一元游張掖”冬春季旅游主題活動,甘南州實行冬春季旅游景區免門票優惠,敦煌推出萬名學子免票游等六大優惠措施。
長期以來,受氣候條件和觀念誤區的影響,甘肅旅游客源多集中在夏秋兩季,形成了旺季過旺、淡季過淡的不均衡局面。“旅游旺季,每天的門票都供不應求,客流量特別大,對洞窟傷害也大。”敦煌研究院接待部主任助理宋淑霞告訴記者,為了更好地滿足游客需求和保護莫高窟文物,從2014年起,研究院根據洞窟承載能力,對莫高窟參觀實行提前預約和每日6000張票的限額,并根據客流情況發售只能參觀4個洞窟的應急票。“但是一到淡季,每天只有幾百人,最少的時候只有幾十人。”
實際上,甘肅有著豐富的冬春旅游資源,特別是敦煌莫高窟、嘉峪關、麥積山等絲綢之路人文景觀參觀游覽不受季節和氣候限制。進入冬季以后,反而平添了雪景、冰瀑等諸多夏日難得一見的景觀。
為了讓游客能夠錯峰參觀,敦煌研究院在淡季對莫高窟除了實行半價優惠外,還增開4個夏秋季不開放的洞窟,游客在淡季總共可參觀12個洞窟。同時,在2017年寒假期間,全國高校在校大學生憑本人身份證及學生證在享受莫高窟冬春季門票優惠價格的基礎上,再給予半價優惠。
“在淡季來,參觀內容更加豐富,講解也因時間從容更加詳細,參觀體驗更好。”宋淑霞說,淡季優惠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游客,“往年旺季一過‘十一’黃金周就結束了,今年到11月下旬,每天還能有一兩千的游客。”
敦煌市市長賈泰斌介紹說,為實現“夏秋季火爆、冬春季升溫、四季均衡發展”目標,除了莫高窟的優惠外,敦煌市還在淡季推出了2000萬套套票贈游客、甘肅人持身份證免票參觀鳴沙山·月牙泉等三大景區、賓館酒店半價入住等優惠政策。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甘肅各地及涉旅部門加大了對冬春季旅游市場的開發力度,每年都整合冬春旅游資源,協調鐵路民航交通部門、旅游景區和旅游企業制定優惠措施,合力開發冬春旅游產品,各市州推出了優惠措施和極具吸引力的冬春旅游產品。
甘肅省副省長夏紅民認為,大力發展冬春季旅游,積極開發冬春季旅游產品,這是實現甘肅旅游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重要途徑。通過近幾年的培育,甘肅冬春季旅游正在呈現快速增長的勢頭。2015年11月至2016年4月,甘肅全省接待游客5095萬人次,旅游收入312.5億元,淡季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連續四年實現25%以上的增幅。
“冬春游絲路,可避開旅游高峰,從而靜品文化,慢游山水。”甘肅省旅游發展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目前全省建有配套齊全、風格迥異的現代化滑雪場17處,為開展冬春冰雪旅游提供了好去處。冬春季節,甘肅各地還將舉辦夏河拉卜楞寺、碌曲郎木寺大法會,隴南文縣白馬文化旅游節等一系列獨具特色的民俗活動。立足特色資源優勢,甘肅各級旅游部門推出了冬春歡樂冰雪游、冬春文化研學游、隴東南尋根祭祖養生保健游、冬春多彩民俗游、生態觀鳥游等五大系列冬春旅游產品。
夏紅民表示:“旅游由‘夏秋火爆’向‘四季均衡’轉變,將使甘肅豐富多彩的冬春季旅游資源轉化為旅游產業發展的新亮點。”
(責任編輯 :葉瑋)